健康養身★準爸媽必知:胎兒最害怕的10件事

 準爸媽必知:胎兒最害怕的10件事打算做媽媽了,如何安全孕育寶寶格外重要,這裡提醒準媽媽們,有些東西如果不注意還是有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及安全喔!讓我們來瞭解一下腹中寶寶到底怕什麼?

    1、怕噪音

    胎兒6個月大時,已經聽得到外界的聲音,因此,胎教專家多半建議媽媽從6個月起可以經常溫柔地對寶寶說說話。

    【影響】

    如果生活中充滿噪音就會對寶寶造成影響,例如:突然的巨大聲響可能會使寶寶受到驚嚇,長期的噪音會讓寶寶覺得煩躁,甚至影響聽覺的發育。

    美國的新生兒科醫師曾研究過,在機場附近地區居住的人群中,新生兒畸形率從0.8%增加到1.2%,主要症狀有脊柱畸形、腹部畸形和顱腦畸形。

    有研究顯示,孕婦若受過85分貝以上的噪音影響,胎兒在出生前就已喪失了聽覺的靈敏度。

    噪音也會使孕媽咪本身煩躁不安、情緒不穩、影響睡眠,母親沒有辦法好好休息,胎兒就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了。

    【對策】金純正醫師建議,懷孕期間最好離開噪音的環境,多聆聽一些輕快、悅耳的音樂。

    2、怕菸酒

    【影響】

    過量的酒精可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神經發生異常、畸形、智能受損的危險。

    香菸可能會造成出生嬰兒體重過輕、早產、胎死腹中等危險。因此,菸酒是胎兒健康成長非常大的敵人。

    【對策】孕媽咪應該嚴格遵守不喝酒、不抽菸、不吸二手菸的原則,使寶寶免於受到菸酒的危害。

    3、怕媽媽情緒過度不安

    【影響】

    懷孕期間孕婦有可能因為擔心胎兒健康、對角色轉變的不適應、家人不夠體貼等等原因,而產生焦慮或憂鬱的情況,如果母親處於長期過度情緒不安、煩躁可能會使胎兒生長遲滯。

    寶寶出生後易有脾氣暴躁、易生病、易怒、常哭泣等表現,可見孕媽咪長期情緒不安,對胎兒影響頗大!

    【對策】

    如果只是偶發一、兩件事令媽咪不開心,只要媽媽盡快平復情緒,對於胎兒的影響並不大,媽媽不必太擔心。

    懷孕期間母親應該儘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原來就有憂鬱症的媽咪更要細心關照自己的情緒,必要時應就醫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合適控制情緒的方式,使憂鬱狀況降至最低。

    4、怕藥物

    【影響】

    嚴重錯誤用藥,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器官發育異常,甚至死亡。

    【對策】

    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不過,懷孕期間藥物的使用,確實需要謹慎注意。

    金純正醫師表示,懷孕期間不管外用或內服的藥物都應遵照醫師的指示,不可任意使用不瞭解成分的藥物。

    孕期用藥分5級

    包括有A、B、C、D、X級。

    A級是可以安全服用。

    B級多半還能接受。

    C級其安全性目前無法確定,但如果有必要時,醫師還是會選擇使用。

    D級藥物醫學證明可能會造成胎兒異常,不過,如果在利多於弊的特殊情況下,還是可能會使用。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膝關節退化是長者常見問題,一位73歲的老婆婆,由於膝關節受傷,平時拄著拐杖走路都舉步維艱,更常因膝關節疼痛而跌倒。這位老婆婆的關節連軟骨都被磨光,經由醫師建議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後不到一周,就不需要拐杖即可行走,也可以順利上下樓梯。收治這位老婆婆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20多歲男子,日前與親友吃火鍋、喝啤酒,結果用餐完,雙腳竟疼痛到無法行走,原來是痛風發作,家人只好用輪椅將他推進急診室就醫。根據醫師診間觀察,每到天氣寒冷的年終,急診室就會湧現大量的痛風病患,原因不乏吃火鍋、跑攤喝酒等。最近天氣好冷,許多人會以吃火鍋來取暖,甚至會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進入寒冷的冬季,皮脂分泌減少,許多民眾出現皮膚乾燥、搔癢、脫皮、紅疹等情形。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尤其以中老年人最嚴重,容易好發於臉部、四肢、腳踝、頸部等處,建議多運動、多喝水、避免泡澡、少用電熱器、適時塗抹保濕產品、外出少吹風,可預防冬季癢。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

閱讀詳情 »

「龍眼乾」是很好的養生補品,尤其對腎臟很好,大家可善加利用,以下列與幾項用法,提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份量】一人份(一兩)【用法】一、有虛火時:龍眼乾+鹽(用水燉半小時)無痰、咳嗽者適用二、無虛火時:龍眼乾+鹽(用熱水沖泡15分鐘左右即可)幫助睡眠三、咳嗽有痰:枸杞+紅棗+龍眼乾(一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