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溫差大過敏更嚴重 12招擊退冷氣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溫差大過敏更嚴重 12招擊退冷氣病

隨著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影響,台灣夏天一年比一年熱,炎炎夏日,待在冷氣房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不過長時間窩在冷氣房,也是會生病的!高溫下自律神經會使血管擴張,把熱氣排出體外,但如果室內外溫差超過5度以上,身體表面感覺到外面的冷空氣,使皮膚或毛細孔收縮,避免熱的釋出,兩相衝突下,生理功能就會紊亂失衡。長時間處於冷氣房,使末梢血循差又不排汗,肌肉緊繃,新陳代謝變慢,而且腸胃活動也減弱,排熱機能無法充分運作;當身體的排熱機制來不及運作,體溫直線飆升,就會造成脫水等現象。

室內外溫差控制在5度以內
以中醫角度,中暑現象屬於「陰暑」,因皮膚毛孔、微血管收縮,體溫調節失衡,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身體倦怠等類似感冒症狀,因此也稱為「熱感冒」或「暑濕性感冒」。為了不擾亂自律神經的平衡,室內外溫差還是控制在5度以內較好。

冷氣病可能加重過敏症狀
冷氣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但是確會造成一定生活困擾,例如流鼻水、鼻塞鼻癢、打噴嚏、眼睛乾澀、輕微咳嗽、頭昏頭痛、倦怠、全身痠痛、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痠痛、經常容易感冒等,這些和一般過敏性鼻炎症狀的確很像,但是更像中醫所說的「表寒證」。

12大擊退冷氣病的方法
1、冷氣溫度控制在攝氏25~28度間。
2、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患者,可戴上口罩,減少呼吸道不適。
3、在桌上放一杯水,幫助調整室內環境的濕度。
4、多喝溫開水,可適量飲用薑茶,幫助身體保暖。薑茶以不過量為原則,避免中暑。
5、每半小時~1小時,起身活動筋骨。
6、體質較虛者,可穿戴薄外套、薄絲巾,保護肩頸部位的溫暖。
7、少吃冰冷食物,例如生魚片、冰品、冰飲、大啖西瓜。
8、要到戶外前先在走廊適應溫度,減少強烈的溫差所帶來的不適。
9、按壓穴道,例如風池穴、合谷穴、耳朵。
(1)風池穴」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線相交、拇指所觸凹陷處。有助放鬆頭頸部肌肉、舒緩頭痛。
(2)合谷穴:位在手背拇指、食指間,二指併攏高起之虎口處。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適度揉按能讓全身的氣動起來;帶動腸道的蠕動,發揮調節腸胃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的好處。
(3)按摩耳朵:出現頭痛症狀時可按摩耳朵四周,調整腦部血液循環,減緩頭痛。
10、多運動增強血管彈性,讓毛細孔恢復正常排汗調節體溫功能,增強人體對抗溫差的耐受力。
11、有意識地多眨眼,保持眼睛濕潤,避免眼睛乾澀所造成的慢性發炎。
12、冷氣或電風扇口不要直接對身體吹,容易造成頭痛以及關節部位受寒而痠痛。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忽冷忽熱,心房顫動者更需要注意!因為心房內血液無法順暢流動而產生血栓,當血栓流至腦部時,便可能導致栓塞性中風,引發致命的危機。一位87歲的病患,平常沒有留意心律不整問題,結果因心房顫動形成腦部血栓造成中風,意識昏迷。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患者除了施以藥物治療,易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心情不好就聽首歌吧!音樂治療有助改善憂鬱症狀,至少能維持短期的效果。根據一篇發表於《英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以79位18~50歲被診斷有憂鬱症者為對象,隨機分配至常規治療組及常規治療合併音樂治療組,研究進行三個月,結果發現,接受合併治療的受試者在憂鬱緩解、焦慮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產痛是婦女在生產後難以忘懷的痛,到底有多痛?有人形容那感覺就像是「被高鐵撞上」、「被機關槍掃射」,尚未生產的婦女也對產痛感到焦慮、害怕,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於上週末辦理團體活動,由麻醉科管思齊主任授課,讓民眾認識減痛分娩! 管思齊表示,痛是一種感覺,是相對的、抽象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嬰兒若是長時間腸胃炎拉肚子,恐是菌血症,家長不能輕忽!一名6個月大男嬰因腸胃炎拉肚子超過兩週,並反覆發燒,家長還以為是感冒;檢查發現是沙門氏菌引起腸胃炎合併菌血症,還好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醫師表示,嬰兒抵抗力比較弱,腸胃保護性差,如發生腸胃炎時間超過5天,家長一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