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溺斃的常見原因

溺斃的常見原因

今年夏季氣溫非常炎熱,到戶外戲水解熱消暑正好!國民健康署整理民眾常見的溺水意外致死原因,提醒國人戲水之餘一定要留心注意安全至上,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溺斃的常見原因

 

戶外玩水是夏日消暑行程,有鑒於歷年戲水意外頻傳,國民健康署也整理出常見的溺斃原因,可作為民眾安心戲水之參考。主要溺斃原因包括:

 

1. 體力不支:

穿著牛仔褲下水是常見的溺水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牛仔褲吸水後會變得笨重難行,往往就是拖著泳客的致命傷。此外,游泳過量、逞強好勝以致體力不支,也可能會導致嗆水後溺水。

 

2. 意外落水:

在戶外水域戲水時,常見因岩石溼滑、隱石滑動、間距大等因素導致民眾不慎落水,若該處水深較深就可能會被水沖走或發生卡在石縫等意外。

 

3. 水域多變:

戶外水域狀況多變,例如河床落差大、水域漩渦暗流多等,都可能因為水域河床驟然凹陷陡降或水流湍急導致民眾被水淹沒或沖走。此外,部分水域也可能出現水溫溫差大、水冰冷的狀況時,也容易造成抽筋而導致溺水。

 

4. 氣候不佳:

夏天是颱風的旺季,有時因豪雨過後山洪暴發、水勢暴漲,若稍有不慎就可能因水流湍急而被水沖走,增加救援的困難度。

 

5. 不諳水性:

不會游泳的人在戲水時更應留心自身安全,若不慎誤入深水區就可能會因嗆水而溺水;即便會游泳者,仍有部分民眾在嗆水後會引起慌亂,進而影響泳姿、造成溺水。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延伸閱讀:

【夏日戲水救溺五招】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40

【防溺十招】 https://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4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溺斃的常見原因

相關推薦

健身房出現確診足跡,或許民眾還是在家運動較安全。雷神演員克里斯.漢斯沃的私人教練規劃居家運動項目,讓人保持最佳生活狀態。外電編譯 Andrea健身房部分場館有人流上限,加上有健身房出現確診足跡,民眾還是在家運動較安全。雷神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的私人教練盧克.佐奇(Luk...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Delta變異株潛伏期短為由,新加坡已經宣布調整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期,由14天縮短到10天,但台灣決定不跟新加坡的腳步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1)日強調,這是因為國內目前針對每一周的境外移入個案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發現,仍有不少人是在10天到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台灣人面臨「生不如死」的國安危機,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不但死亡交叉,美國預測報告更顯示,台灣今年預估生育率可能只剩下1.07,全球倒數第一。醫界就警告,就算人工生殖技術再進步,也不是想生就有,即便執行人工生殖,懷孕與活產率也會從34歲開始走下坡。 台灣生殖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打BNT疫苗的民眾快看過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下午宣布,第九輪決定開打第一劑的BNT疫苗、第二劑的高端疫苗一起接種,其中BNT疫苗除了優先供18到22歲年輕族群預約登記之外,剩餘也照著原來順序,同步開放65歲以上以及40歲以上的第九類對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