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滋補降火四合一療法 緩解乾眼免點藥

滋補降火四合一療法 緩解乾眼免點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用眼過度,靈魂之窗拉響的第一聲警報,往往就是乾眼症報到。台中市有位插花老師,每天凝神沉浸於花藝天地,因為太投入,約莫一年前眼力開始衰退。每天點人工淚液雖然有些幫助,雙眼的乾澀刺痛卻遲遲無法痊癒,讓她度過一個相當痛苦的冬季。後來在眼科與中醫合力下,經過半年,不適感漸減,現在常常可以不用點眼藥了。
乾眼症報到 四合一療法見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葛正航說,乾眼症即中醫所謂的白澀症,指的是白睛無紅赤,但覺乾澀不適。病因大致分為陰虛勞倦、濕熱內蘊或風熱外襲。慣用的四合一療法,包括服用適合個人體質的中藥,以針灸放鬆眼周肌肉、增加循環,將滋肝補腎明目湯當作日常茶飲,配合推拿手法緩解整個頭部的緊張度。
事實上,眼睛的健康狀態,類以一般家庭用水系統。眼球所需就像水塔裡應有的儲水,必須通過水管,經加壓馬達送入。中藥裡可以補充水源的首推杞菊地黃丸,蔓荊子是加壓馬達,清洗水塔的任務則交給柴胡。插花老師擺脫乾眼症,飲用的就是杞菊地黃丸搭配小柴胡湯加減方。
乾眼症是警訊 生活作息要正常
葛正航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又愛吃燒烤油炸辣物,都會影響眼力。尤其對電腦手機等3C產品倚賴日深,引發或加重近視老花、白內障、青光眼的案例層出不窮。乾眼症回復正常不難,卻是很好的警告,提醒病患善待雙眼別再揮霍。他建議,用眼五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是最起碼的要求。忌食辛辣食物,多吃深色蔬菜。另外,睡眠充足,勿日夜顛倒,用眼環境光線充足,也是保養重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中風類型中,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出血,致死率高達7成,但患者在未爆之前,往往沒有任何徵兆。根據統計,顱內動脈瘤破裂好發於40歲以上人口,發生率約莫是5%,男女比例為3:2。醫師因此建議4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健檢的項目中,應包括腦部核磁共振。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2歲上班族,長期有腰痠、右腿麻等症狀,有時甚至嚴重至無法工作,曾就醫接受X光等檢查,仍無法找出病因,也曾尋求傳統中醫治療,像是針灸、整脊等,雖能幫助舒緩,但仍又再次復發,讓患者感到相當困擾。經由進一步到高雄長庚醫院就醫檢查,才確認是薦椎髂骨關節失能。這名上班族由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冷,許多民眾洗臉次數減少,竟然會罹患乾眼症!醫師指出,洗臉次數減少,相對影響眼睛周圍肌膚的清潔,容易導致眼瞼發炎,造成淚膜的功能失調,而發生乾眼症。建議民眾最好養成洗眼睛的好習慣,首先將眼睛閉上,將肥皂塗抹於手掌心,以畫圓方式清潔眼瞼周圍,就能預防乾眼症的發生。康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足底筋膜炎是足部常見的疾病,症狀像是早上起床的第一步最痛,但多走幾步後就會逐漸減緩,或走太久時,疼痛又會出現;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劉耿彰指出,每個患者的症狀都不太相同,有些人會以足跟為主,有些則是在腳心,若症狀不嚴重,其實可透過物理治療紓緩。臨床上,1名喜愛打槌球、跳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