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滋補降火四合一療法 緩解乾眼免點藥

滋補降火四合一療法 緩解乾眼免點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用眼過度,靈魂之窗拉響的第一聲警報,往往就是乾眼症報到。台中市有位插花老師,每天凝神沉浸於花藝天地,因為太投入,約莫一年前眼力開始衰退。每天點人工淚液雖然有些幫助,雙眼的乾澀刺痛卻遲遲無法痊癒,讓她度過一個相當痛苦的冬季。後來在眼科與中醫合力下,經過半年,不適感漸減,現在常常可以不用點眼藥了。
乾眼症報到 四合一療法見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葛正航說,乾眼症即中醫所謂的白澀症,指的是白睛無紅赤,但覺乾澀不適。病因大致分為陰虛勞倦、濕熱內蘊或風熱外襲。慣用的四合一療法,包括服用適合個人體質的中藥,以針灸放鬆眼周肌肉、增加循環,將滋肝補腎明目湯當作日常茶飲,配合推拿手法緩解整個頭部的緊張度。
事實上,眼睛的健康狀態,類以一般家庭用水系統。眼球所需就像水塔裡應有的儲水,必須通過水管,經加壓馬達送入。中藥裡可以補充水源的首推杞菊地黃丸,蔓荊子是加壓馬達,清洗水塔的任務則交給柴胡。插花老師擺脫乾眼症,飲用的就是杞菊地黃丸搭配小柴胡湯加減方。
乾眼症是警訊 生活作息要正常
葛正航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又愛吃燒烤油炸辣物,都會影響眼力。尤其對電腦手機等3C產品倚賴日深,引發或加重近視老花、白內障、青光眼的案例層出不窮。乾眼症回復正常不難,卻是很好的警告,提醒病患善待雙眼別再揮霍。他建議,用眼五十分鐘休息十分鐘,是最起碼的要求。忌食辛辣食物,多吃深色蔬菜。另外,睡眠充足,勿日夜顛倒,用眼環境光線充足,也是保養重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0)年健保費率調漲,由4.69%增加至5.17%,補充保費也跟著調整,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曾說,健保將朝長期改善與減少浪費方向改進。昨(23)日媒體報導,藥費部分負擔傾向增加自付額,原百元以下免收未來擬付40至200元,檢驗費50元起跳,慢性處方箋也將收取部分負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追劇,追出糖尿病各類用藥的「個性」,用清宮劇《延禧攻略》中的人物特性做比喻,頗為生動易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家庭醫學科蔡崇煌醫師表示,糖尿病是影響全身大小血管的疾病,每一種用藥都需依照患者的身體狀況,才能將糖尿病用藥發揮恰如其分的效果。台灣糖尿病患超過230萬 控制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黃太太4年前因中風送醫,雖然度過危險期,也努力復健,但左邊肢體無力的症狀卻遲遲未改善,無法行走、左手張力過大、攣縮,無法舉起、拿東西的困擾讓她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中風兩年後,雖然早已過了黃金復健期,黃太太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希望輔以中醫治療,讓復原更順利。李昌狄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女性,有鼻塞、慢性鼻炎症狀達3年之久,併有化膿樣鼻涕,曾接受抗生素及鼻腔內類固醇治療,但效果不佳。後來因為口腔內硬顎及軟顎間出現無痛性潰瘍,並伴隨上嘴唇腫大、間歇性發燒以及虛弱困倦等症狀至皮膚科求診。經仔細檢視後發現,該潰瘍有大範圍基底壞死,周邊的點狀潰瘍也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