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滿口蛀牙不一定是沒有好好刷牙! 「張口呼吸」當心是元兇

滿口蛀牙不一定是沒有好好刷牙! 「張口呼吸」當心是元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2歲女童因為右下巴紅腫熱痛兩天,家長帶其至耳鼻喉科門診就醫,醫師觸診時發現右下巴明顯腫脹,請女童張口發現她滿口的蛀牙且有些許的膿液從紅腫的牙齦縫滲出來,研判是不潔的口腔環境導致嚴重口腔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

此外,女童長期受到過敏性鼻炎之苦,家長便自行至藥局購買鼻黏膜血管收縮的噴劑,給予改善鼻塞症狀;未料持續使用幾年之後,反而造成鼻甲持續腫脹,鼻腔完全塞住,只能靠口呼吸。

老是唾液不足 易增加蛀牙風險

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指出,原來充足的唾液可以和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形成酸鹼中和,達到保護牙齒的目的,但長期鼻塞張口呼吸會導致唾液量不足而使酸性物質逐步侵蝕牙齒,增加蛀牙的風險,甚至形成齒源性的感染病症。

治療鼻炎有4大類 不宜長時間使用

目前治療鼻炎的噴劑有血管收縮鼻噴劑、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以及新開發的類固醇合併抗組織胺鼻噴劑四大類,市售聲稱不含類固醇的血管收縮鼻噴劑可以幫助鼻腔內血管收縮,立即見效,短時間即可減緩鼻塞之症狀。

不過,吳昭寬醫師強調,建議連續使用不超過七天,否則會因血管彈性疲乏,導致鼻黏膜腫脹無法收縮而形成藥物性鼻炎,使鼻塞症狀更嚴重。

勿自行長期使用或增減劑量 就醫避免不良反應

吳昭寬醫師提醒,鼻塞不僅干擾生活品質更會影響正常生理保護功能,適合的鼻噴劑能有效改善症狀,但切勿自行長期使用或增減劑量,最好能透過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諮詢協助,以免影響療效甚至造成不良反應。

【延伸閱讀】

疫苗打還是不打? 醫師有話要說

換肝名醫李威震獨創「李氏公式」 領航台灣肝臟移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一名產婦雖然超過預產期,但因為很害怕催生,仍堅持順其自然生產。妊娠41週時出現陣痛至醫院待產,然而待產期間發現羊水胎便染色,且出現嬰兒胎心不穩症狀。擔心寶寶不慎吸入胎便,嚴重恐危及生命進行緊急剖腹產手術,產婦健康平安生下女娃,已出院返家。胎兒身體狀況、產婦妊娠過久 都可能造...

閱讀詳情 »

  隨著現代人吃太好、動太少,脂肪肝的發生率愈來愈高 台灣目前平均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罹患輕、中、重度不等的脂肪肝 其中最嚴重的情況是可以造成肝臟發炎,進而演變成肝硬化、肝癌而中醫茶飲對於「代謝症候群」(脂肪肝即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的治療有不錯的效果「荷洛消脂茶」(荷葉、洛神花、山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人一等」是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深切期盼,因此在接近青春期時,許多家長會有疑問「我的小孩開始發育了嗎?」、「該注意或避免什麼事情?」、「有沒甚麼加強的辦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根據多年門診的經驗提出一些看法。初經變聲是關鍵 經由專業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57歲的陳先生,40多年菸酒不離,1年多前與太太赴歐旅遊時,發現先生頸部變大,起初以為是發福,後來在喉嚨部位摸到好幾顆腫塊,回台就醫確診為舌癌第四期併有肺部轉移。隨後經採用「免疫雞尾酒療法」,結合化療、標靶及免疫治療後,目前腫瘤已消失;不但已如願牽著女兒的手走紅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