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漢他病毒5年新高!最新受害者是他 家中「一腳踩鼠」咬出出血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漢他病毒症候群(出血熱)病例創5年新高!疾管署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症候群(出血熱)病例,為北部40多歲男性,男子因為在家中發現有老鼠,竟用腳去踩,而遭到老鼠咬傷,後續引發發燒住院,所幸目前人已出院,同住者也沒有疑似症狀。國內今年以來已累計8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創下自2017年同期以來新高。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名男子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活動地以住處及工作地周邊為主,男子是在7月25日被老鼠咬傷,同日就醫後返家,7月26日因發燒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

莊人祥指出,男子住家半徑500公尺內,不但有市場也有夜市,加上住家一樓公共空間環境也欠佳,堆放眾多雜物,都可能養鼠為患。衛生單位已前往個案住處周邊進行疫情調查、環境消毒、放置鼠籠及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

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截至8月12日,國內累計8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高於2017至2020年同期(分別為0、1、1、7例),個案居住縣市為高雄市4例、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及彰化縣各1例。自2011年以來則累計有32例。

今年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何比較多?莊人祥表示,可能與基層第一線醫師警覺有關,目前幾乎每天都有相關通報案例。

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感染後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想打AZ的人第七輪機率高! 陳時中證實BNT交貨台灣時程有譜

高端疫苗登記結算「113萬人勾願意」 陳時中估預約時應剩90萬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政府大力推廣餵母乳的好處,但母乳哺育率卻在近兩年直直落!台灣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101年達到49.6%,在103年降到45.8%,下降3.8個百分點。台灣國健署表示,主因與台灣高接生率醫院與診所,未加入母嬰親善醫院行列有關。台灣國健署調查顯示,103與101兩年相比,...

閱讀詳情 »

拒吃外食在家煮,有魚、肉、青菜、豆腐、水果,以為這樣營養就足夠了嗎?台灣有項「飲食認知/行為調查」針對台灣共657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六成認為在家煮就是均衡,其中更有近八成的自煮族認為自己營養充足,比外食族還高出一成。但實際上,自煮族蔬菜、水果攝取不足、種類單調,嚴重缺乏維生素與礦物...

閱讀詳情 »

牙齒放大1000倍以後,不好好刷牙的人全都驚呆了! 看完這組圖你一定會去刷牙的,千萬別少於兩分鐘,不要偷工減料,否則,你的牙…… 這些圖片來自英國《每日郵報》,通過顯微鏡觀測牙齒,會發現上面有無數的細菌以及更多骯髒的物質,怪不得有人說一次接吻,8000萬口腔細菌大交換,浩...

閱讀詳情 »

好可怕!!肚子裡的黑蟲!!看完後我真的不敢再大口吃這個我平常很愛吃的東西了..... 什麼是肝吸蟲(中華肝吸蟲)?! 中華肝吸蟲(Clonor chissinensis),此蟲在古代典籍即有記載,只是使用不同名稱,它是會跑到肝膽道眾多寄生蟲之一,這種蟲子在人體主要引起慢性病變,臨床上常無明顯症狀。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