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潛血腸鏡難精準! 「抽血」驗癌兄弟揪出零期癌

潛血腸鏡難精準! 「抽血」驗癌兄弟揪出零期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中市一對中年兄弟,由於父親與母親皆因大腸癌離世,對大腸癌的高家族遺傳機率相當擔憂,兄弟倆每年固定遵守醫院規定,定時接受「糞便潛血」的檢驗與腸鏡檢查,幾年下來對檢測的模糊結果及繁複清腸準備產生疑慮,所以便轉向「血液驗癌」的方式定期檢查,果然在腫瘤初生時發現零期癌。

大腸癌發生率往上飆 傳統檢查方式不夠準又繁瑣

台灣每三十五分鐘就有一個人確診罹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過去十年成長了超過八成。內科柯雅琳醫師表示,大腸癌具有極高的家族遺傳性,例如有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有家族史,一等親(父母、兄弟姊妹)中患有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者,都算是高危險群。

近年國內衛生單位推行大腸直腸癌篩檢,民眾逐漸養成每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惜目前大腸內視鏡的準備過程麻煩、又要忍受內視鏡侵入腸道的不適;糞便潛血檢查的準確率不高,過程也麻煩,來回檢查之下,再次錯失黃金治療期。數據顯示大腸直腸癌 0-1 期(初期)的五年治癒率高達八成以上;反觀到了第4期(晚期)卻僅有近一成的治癒率。另一方面,晚期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費用大幅提高,對大部份的病患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腸癌檢驗新科技 「一管血」即可揪出癌細胞

柯雅琳醫師指出,經由「血液」驗腸癌細胞,是近年新發展的腸癌檢驗科技,只要抽取患者「一管血液」樣本,即可在十億個正常細胞中找出一個變性癌細胞,相對之下準確率極高,能夠落實「及早發現」的目標。

一般人在癌前階段,每十億顆細胞內,僅會有一顆循環腫瘤細胞,而進入到早期大腸直腸癌,在每十億個細胞內有數十顆循環腫瘤細胞,但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皆須待腫瘤細胞成形,影響周邊組織後才會顯現異常症狀,檢測時還須忍受清腸的痛苦,或是一旦清腸不全又須等待下次檢驗,惡性循環之下,不只費時又費力,所以只需要「血液」的腸癌檢驗,可以說是「早期預防」的一大趨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苗栗18日傳出重大死亡車禍,13年前製造的老舊輪胎爆胎,疑似是造成這場6死、1重傷慘劇的主因!七名年輕男女興高采烈要去參加同學婚禮,不料,行經龍交流道附近疑似因為老舊輪胎爆胎,失控的車子翻滾衝撞護欄後,墜落到橋底。 這台釀成車禍的車輛為FREECA廂型車,其實有改裝過,原本是五人坐重新改良坐了七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中的36歲的王先生,平時常感覺口渴,一天喝2~3000CC的全糖飲料,某天在家中昏倒,送醫後進入加護病房治療。原來,王先生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還每天喝全糖飲料,抽血檢查發現,血糖飆升到2311mg/dl,造成嚴重脫水合併酮酸中毒,簡直像是「全身器官都泡在糖水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現代人接受植牙者愈來愈多,但卻有很多人忽視了植牙後的保養問題。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任黃國精表示,人工植牙雖然有著不會蛀的金屬質地,但它附屬的地基「齒槽骨」和周圍的覆蓋「牙周黏膜」如同自然牙,同樣有生命。為避免造成植體周圍組織發炎,甚至破壞到周遭骨頭,平時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燒燙傷的水泡,該保留還是移除?傷口保持乾燥通風,比較容易好?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大部分燒燙傷患者認為水泡不需動它,等它自己脫皮即可,並讓傷口通風,不要悶著,會好的比較快,醫師表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整形外科醫師歐冠彣說明,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大多趨向將水泡抽掉或整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