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潛血腸鏡難精準! 「抽血」驗癌兄弟揪出零期癌

潛血腸鏡難精準! 「抽血」驗癌兄弟揪出零期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中市一對中年兄弟,由於父親與母親皆因大腸癌離世,對大腸癌的高家族遺傳機率相當擔憂,兄弟倆每年固定遵守醫院規定,定時接受「糞便潛血」的檢驗與腸鏡檢查,幾年下來對檢測的模糊結果及繁複清腸準備產生疑慮,所以便轉向「血液驗癌」的方式定期檢查,果然在腫瘤初生時發現零期癌。

大腸癌發生率往上飆 傳統檢查方式不夠準又繁瑣

台灣每三十五分鐘就有一個人確診罹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過去十年成長了超過八成。內科柯雅琳醫師表示,大腸癌具有極高的家族遺傳性,例如有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有家族史,一等親(父母、兄弟姊妹)中患有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者,都算是高危險群。

近年國內衛生單位推行大腸直腸癌篩檢,民眾逐漸養成每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惜目前大腸內視鏡的準備過程麻煩、又要忍受內視鏡侵入腸道的不適;糞便潛血檢查的準確率不高,過程也麻煩,來回檢查之下,再次錯失黃金治療期。數據顯示大腸直腸癌 0-1 期(初期)的五年治癒率高達八成以上;反觀到了第4期(晚期)卻僅有近一成的治癒率。另一方面,晚期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費用大幅提高,對大部份的病患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腸癌檢驗新科技 「一管血」即可揪出癌細胞

柯雅琳醫師指出,經由「血液」驗腸癌細胞,是近年新發展的腸癌檢驗科技,只要抽取患者「一管血液」樣本,即可在十億個正常細胞中找出一個變性癌細胞,相對之下準確率極高,能夠落實「及早發現」的目標。

一般人在癌前階段,每十億顆細胞內,僅會有一顆循環腫瘤細胞,而進入到早期大腸直腸癌,在每十億個細胞內有數十顆循環腫瘤細胞,但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皆須待腫瘤細胞成形,影響周邊組織後才會顯現異常症狀,檢測時還須忍受清腸的痛苦,或是一旦清腸不全又須等待下次檢驗,惡性循環之下,不只費時又費力,所以只需要「血液」的腸癌檢驗,可以說是「早期預防」的一大趨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2歲的男子長年經商,平常不抽菸,卻突然出現劇烈咳嗽,2個多月沒停過,經檢查發現竟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及腦部。醫師強調,若咳嗽超過2至3周,就應保持警戒,不要只照X光,應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肺癌到底有多可怕?10多年來,肺癌始終位居國人癌症死因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32歲的娟娟(化名)從小的夢想就是長大後要當一名烘焙師,每天為客人做出美味的麵包,如今夢想成真,成為一名傳遞幸福的烘焙師。不過,兩年前右手指關節處出現莫名腫痛,原以為只是使用過度不以為意,沒想到漸漸連左手也開始腫痛,甚至無法使力揉擀麵糰,導致烘焙事業全面停擺。經就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高雄報導】隨著年齡的增加,臉部的膠原蛋白和脂肪也會逐漸流失,有些民眾因此出現夫妻宮、額頭、雙頰或全臉凹陷,不僅看起來沒精神,還會嚴重影響到外觀,女性即使靠化妝都難以填補,整形上,常使用的填充物,又擔心會有塑膠感不自然,席睿時尚美整形診所院長余宗宸,目前也越來越多人選擇自體脂肪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特別報導】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先生30多年的文創經驗,自從2001年成立「法藍瓷」(FRANZ)品牌,法藍瓷將中國傳統最具代表性的「瓷器」(China)發揚光大,讓瓷器超越傳統,開創新的美學經濟,更站上國際精緻禮品的舞臺,成為全球前5大陶瓷品牌。 法藍瓷20年走來 創辦人陳立恆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