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濕氣纏身,水腫肥胖瘦不掉!中醫:吃四神湯趕走大濕凶

冬天睡神糾纏,怎麼睡都睡不飽好疲勞,四肢莫名水腫、頭昏腦沉,排便不乾淨,尤其漸漸變肥胖卻瘦不下來等,有這一些困擾的人,大概脫離不了中醫所謂的「濕邪」。中醫有一句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難怪排濕是很重要的養生關鍵。中醫針對排除濕氣有法寶,特別推薦一味「排濕四神湯」,大家不妨趕快筆記學起來。

濕氣纏身,水腫肥胖瘦不掉!中醫:吃四神湯趕走大濕凶

中醫減重根據肥胖類型去濕制水、健脾、活血行氣

體內濕氣太重,會形成一種病症,即中醫經常說的「濕邪」。愛美的女性最在意的突然體重增加、水腫消不掉、身材大走鐘,被肥胖壓的喘不過氣,到底肥胖與濕氣之間有什麼關聯?中醫有解決的法寶嗎?彭溫雅中醫師表示,以中醫減重的觀點,肥胖往往與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選擇及內分泌代謝、疾病等相關,

肥胖症的原因不外乎濕、痰、水、瘀等,因為肺、脾、腎的功能失調,相對運輸養分、利水效能減弱,新陳代謝循環就變差,人就容易有肥胖、水腫等現象發生。 因此,中醫減重會根據肥胖類型以去濕制水、健脾、活血行氣等方法,來改變體質並調節人體臟腑和內分泌,使氣血順暢、加速新陳代謝,甚至將體內多餘水份、廢物、毒素一一排除。

脾胃失去健運的功能 就會導致身體肥胖

彭溫雅中醫師表示,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透過食物吸收營養,在食物進入胃部經過消化吸收之後,屬於營養成分的精微物質會被脾胃吸收,並往上輸送到肺部,肺朝百脈,肺部透過一呼一吸之間,會將這些營養物質透過血液傳達到身體的五臟六腑,進行身體的新陳代謝。如果脾胃失去健運的功能,造成營養物質堆積,而無法有效地被身體加以利用,這些養分反而會變成負擔,就會導致身體肥胖。

濕氣纏身,水腫肥胖瘦不掉!中醫:吃四神湯趕走大濕凶

因為肺、脾、腎的功能失調,相對運輸養分、利水效能減弱,新陳代謝循環就變差,人就容易有肥胖、水腫等現象發生。

濕氣纏身,水腫肥胖瘦不掉!中醫:吃四神湯趕走大濕凶

高糖飲食的習慣,過多的糖量,會對肝臟的代謝造成很大負擔,因為過多的糖類無法被人體吸收,容易在體內變成脂肪,最後更加重脂肪肝的嚴重程度。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身體的脾,是體內津液代謝的總開關,如果脾虛失去運化,原本應該轉化為營養的精微物質,反而會轉變為濕氣及痰飲,導致痰濕堆積體內,不僅使人容易肥胖、水腫,還容易感覺疲倦乏力、頭重腳輕、皮膚黯淡。所以可以說脾胃太差,濕氣就會來糾纏,一旦身體有濕氣,一身都是病!

體內濕氣多 恐來自錯誤飲食習慣

錯誤的飲食習慣,也可能帶來濕氣!有一些人喜好高糖、高油、高脂的三高飲食習慣,本來就容易引起血脂、體脂過高。過量攝取的熱量,導致肝臟分解代謝減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變弱,易造成脂肪堆積,這就是痰濕體質形成的原因。再加上三高飲食會產生的自由基,容易讓血脂在動脈管壁上沉積,造成動脈硬化,進一步引起血管老化。尤其是高糖飲食的習慣,過多的糖量,會對肝臟的代謝造成很大負擔,因為過多的糖類無法被人體吸收,容易在體內變成脂肪,最後更加重脂肪肝的嚴重程度。

去除體內濕氣:飲食、運動、日常生活多管齊下

要除去體內濕氣,還是得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彭溫雅中醫師建議,透過運動、清淡飲食及避免濕邪,能改善痰濕體質,幫助身體輕鬆去除濁重濕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

運動可以紓壓,活絡身體器官,加速濕氣排出。現代人多動腦、少運動,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室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起的能力變弱,試試看從最簡單的每日走1萬步、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任何讓身體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微微會流汗的運動,可以活化氣血循環,增強水濕代謝。

濕氣纏身,水腫肥胖瘦不掉!中醫:吃四神湯趕走大濕凶

排濕四神湯,供有濕氣困擾的人食用。

飲食方面建議七分飽,因為現代人大多營養過剩,而腸胃系統與營養及水分代謝相關,最好的方式就是均衡且適量的飲食。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過量飲酒也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發炎;精緻甜點及油炸食物,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無限量食用也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日常生活也要注意,潮濕下雨天避免淋雨,避免穿潮濕未乾的衣服,同時水分的攝取也要適量,如此對於濕重引起的水腫身材,會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以下特別推薦一道排濕四神湯,提供有濕氣困擾的人食用:

【排濕四神湯】:

這是針對一般體質的補益腸胃、強壯筋骨、排除濕氣推薦的食療。

材料:淮山100克、茯苓20克、蓮子20克、芡實20克、當歸10克、米酒少許、鹽少許。

作法:

1.鍋中放入所有的藥材,加入2000c.c.開水煮滾後轉小火再燉煮半小時。

2.食用前滴入少許米酒及鹽即可。

功效:

山藥補益脾胃;茯苓利水滲濕,適合經常水腫的人;蓮子養心益腎,能夠緩解因心腎不交產生的虛煩失眠、心悸等狀況;芡實益腎健脾、收斂固澀的特性,對於經常軟便、腹瀉的人有幫助;適合常拉肚子、身體虛弱的人,用於調理脾胃,幫助排除濕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725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新知】健檢 要做哪些項目?20歲~40歲根據美國癌症學會建議,20歲至40歲,每3年一次健康檢查;也有醫院建議每2年一次。40歲過後台灣健保局建議,超過40歲者,每3年應做一次健康檢查;過了65歲,最好每年一次。沒有任何症狀者,胃鏡可每3年做一次,但有潰瘍症狀或病史者,則應每年追蹤一次。如有高...

閱讀詳情 »

誰說補血一定要靠豬肝!?許多人都有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只吃菜不吃肉才會貧血,其實,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鐵質、β胡蘿蔔素和其他養分,而且多半易於消化,很適合作為補血的食材喔!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適當搭配,其實不用太擔心貧血的問題。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補血食物:南瓜──補血之妙品 被清代名醫陳...

閱讀詳情 »

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十大現代人最佳的營養食品。這十種食品依次是:番茄、菠菜、堅果、青花菜、燕麥、鮭魚、大蒜、藍莓、綠茶和紅酒。多項研究發現,番茄內含的番茄素,能大幅減少男子罹患前列腺癌等的機率。同時,番茄也是最佳的維生素C來源。因此,番茄的烹煮時間不宜太長,生食效果也很好。含有豐富的鐵及維生素B且...

閱讀詳情 »

寒流來襲的冬天最討厭了,冷冰冰的雙手,連和別人握手都不好意思,打字、寫字時最痛苦;冷冰冰的雙腳,更是造成失眠的夢魘,今年冬天我不想再當冰山美人啦!‧ 手腳常冰冷...妳的心血管太弱啦! 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氧經過燃燒後,才能產生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