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濾泡型淋巴癌不一定得治療 經評估觀察即可

濾泡型淋巴癌不一定得治療 經評估觀察即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濾泡型淋巴癌不代表已經癌末,若經評估,部分病患仍可採以觀察方式。一名52歲女性,三年前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意外發現雙側腋下淋巴結腫大,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濾泡型淋巴癌,病理型態分級2(依中心母細胞的數量分為三級)。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陳雅萍醫師指出,患者經評估後,採以觀察即可,不需治療,目前定期追蹤檢查也未有惡化,且無任何症狀。

52歲女罹濾泡型淋巴癌 未有不適經評估不需治療

這名患者雖經正子掃描檢查顯示頸部、胸腔、腹腔及腹股溝都有淋巴結腫大情形,骨髓檢查也顯示為濾泡型淋巴癌細胞浸潤,但患者並未出現任何不適,抽血檢查也正常,因此才決定採以觀察方式。陳雅萍醫師解釋,並非每位患者都可以觀察方式即可,若出現水腫、喘、夜間盜汗等症狀時,則需進一步評估接受治療。

61歲女水腫且易盜汗 竟是濾泡型淋巴癌惹禍

陳雅萍醫師分享,臨床一名61歲女性,三個星期以來不僅出現下肢水腫、喘、臥床及容易夜間盜汗,體重更下降超過10%,且經檢查發現左側肋膜積水、腹水,與腋下、胸腔、腹股溝及腹腔淋巴結腫大,進一步赴醫院診斷確診為濾泡型淋巴癌,因積水細胞學檢驗皆偵測到淋巴癌細胞,抽血檢查雖血球正常但是乳酸脫氫酶活性偏高,且有B症候及具高腫瘤負荷,因此建議接受化療治療。

若已轉型高侵襲性淋巴癌 應盡快接受治療

所幸患者在接受抗表面抗原20單株抗體合併其他化療,且經6次化療合併單株抗體治療後,腫瘤順利縮小,也恢復日常,目前每三個月接受一次單株抗體維持性治療。陳雅萍醫師強調,濾泡型淋巴癌需要治療的時機,因此都需經醫師詳細評估,但若為高腫瘤負荷、分級3或是轉型成高侵襲性淋巴癌,就需盡快接受相關治療。

【延伸閱讀】

男嬰血紅素僅不到一般新生兒1/3 四年後發現竟是血友病

她雙頰毛孔粗大、常泛紅 竟是逾百隻蟲蟲惹的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台灣流行病統計發現,近十年來,65歲以上的婦女,19%已有一個以上之脊椎體壓迫性骨折,男性也有12%,造成的原因都是因為骨質疏鬆;可見銀髮族一定得要多加注意骨質疏鬆問題。骨鬆是全身性骨量降低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的2017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肺癌高居死亡率第一位,共奪走9,235位國人的性命。以每十萬人口死亡率來看,男性是49.8位、女性是28.7位,也是兩性十大癌症死因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最新的癌症登記年報則顯示,2015年的新增肺癌有13,312人,每十萬人口的發生率為56.67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近視真的很麻煩!戴鏡框眼鏡打球時,有可能成為豬隊友,喝熱水或是喝熱湯時,眼前霧茫茫會影響視線,戴隱形眼鏡也可能有感染和角膜受損的疑慮,以致越來越多人選擇近視雷射手術;然而,目前近視雷射手術也有很多種類,到底有哪些方式?是如何進行?以及其效果和安全性等問題,近視族在做近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