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火鍋料熱量破表 熱量最高第一名是它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火鍋料熱量破表 熱量最高第一名是它

入冬時節,民眾常選擇熱騰騰的火鍋來禦寒,而吃到飽的火鍋餐廳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了一股熱潮,無限量的食材供應,使得多數民眾往往為了吃回本,總是將自己的胃塞到撐不下才肯離開,忽略ㄧ頓吃到飽的火鍋有將近3000大卡熱量,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800大卡,甚至超過一整天的熱量需求,吃一頓需爬8座101大樓(2046階樓梯),才能將多餘的熱量消耗,一頓吃到飽火鍋的鈉攝取量更高達5100毫克(相當於13公克的食鹽),遠遠超出衛生福利部建議的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約等於6公克的食鹽)2倍以上。

聰明「『挑』三」:

1. 「挑」湯底: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及酸菜白肉鍋底等;1碗麻辣鍋底湯熱量約170大卡,超過半碗飯的熱量,而鈉含量約為660毫克,相當於1.7公克的食鹽。

2. 「挑」高纖:選擇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以降低其他高熱量食物之食用量,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

3. 「挑」低油: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以取代高脂的紅肉,並且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

健康「『減』四」:

1. 「減」少份量:適量的火鍋食材,維持餐餐八分飽的飲食習慣。

2. 「減」少加工:選擇新鮮食材以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

3. 「減」少沾醬:選擇蔥、薑及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醬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及醬油等。

4. 「減」少甜點:選擇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

常見加工火鍋料的熱量脂肪與鈉含量前3名

  • 熱量前3名

小三角油豆腐(每個55公克,76大卡)

魚子球(每顆50公克,72大卡)

芝麻麻吉燒(每個18公克,60大卡)。

  • 脂肪含量前3名

小三角油豆腐(每個55公克,脂肪含量5.0公克)

日式炸豆皮(每個12公克,脂肪含量3.9公克)

貢丸(每顆20公克,脂肪含量3.8公克)。

  • 鈉含量前3名

魚子球(每顆50公克,鈉含量299毫克,約等於0.7公克的食鹽)

魚豆腐(每個23公克,鈉含量117毫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

貢丸(每顆20公克,鈉含量116毫克,約等於0.3公克的食鹽)。

丸子類及餃子類等加工火鍋料,於加工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富含脂肪的肥肉來增加香氣及口感,並添加許多調味料以避免在久煮後風味散失。因此,食用過多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加工火鍋料容易造成身體危害,導致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購買前應仔細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以避免因吃下過多熱量、脂肪及鈉,而增加身體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目前台灣約有4百多萬高血壓患者,但其中竟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繼續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中,無形中提高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 2減2多小撇步  遠離高血壓 高血壓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得到憂鬱症的人也越來越多。而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憂鬱症,一般認為這是因為女性有月經、懷孕、更年期等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調的情形。在台灣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46歲的女性,因體重莫名下降6公斤,且合併腹瀉情形有1~2個月,因此,到醫院求診,經過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後確認為陰性,醫師立即為他安排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有一顆脂肪瘤。 所以,建議病患先追蹤3~6個月,但病患及家屬希望直接切除腫瘤,立即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對於家長們而言,兒童的情緒是最令人捉摸不定,對此,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徐鴻傑醫師表示,2歲的孩子情緒發展為驕傲,3~4歲的小孩則以罪惡及嫉妒為主。 除此之外,影響孩子情緒表現因素多,包括先天氣質、生理因素、情緒成熟度等,因此,在面對嬰幼兒不同的情緒發展時,家長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