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炎炎夏日幼兒食慾不振 補足氣血脾胃開

炎炎夏日幼兒食慾不振 補足氣血脾胃開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天氣越來越炎熱,即將進入台灣酷暑,中醫說,「暑熱傷氣」,不只是大人不想吃飯,連小孩都吃不下,而父母常常用餅乾糖果來取代正餐、嗜喝冷飲,久而久之,讓嬰幼兒身體不健康,容易生病,連腸胃都出問題。到底該怎麼辦呢?

中醫觀點認為「脾健貴在運,不在補」。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小孩子不愛吃飯、食慾不振,夏天尤甚,是因消化系統中的腸胃道消化酵素不足、肝脾運作不協所致。此外,寶寶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感冒,一旦服用了消炎藥、感冒藥更容易嗜睡、不想吃飯,皆是因藥品中的抗生素傷害肝、胃所引起的食欲不佳。

脾臟主導肝臟與腸胃之運行,脾氣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而營養在肝臟分解、代謝,若是肝臟功能好,則胃腸運轉佳,當然會一直產生想攝取營養之欲望,反之,若是肝臟代謝慢,即使是胃腸得以消化食物,也難以吸收營養。例如,走路急喘、痰多等徵兆,就可知體內氣不通、血不足,五臟之五行皆不暢。

李深浦醫師解釋,我們常聽人言「氣血不足」,所謂的氣,正是指「體氣」,而血就是「血液循環」,氣足則可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要改善夏季食慾不振就要由健胃開脾、補氣血做起。而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主導其運行和變化,在中醫的五行當中則認為「土生金」,對應至人體之五行即為脾與肺臟,所謂脾為肺之母,正由此而來。

因此,夏季體燥,食慾低落,應由人體內之五行協調做起。根據記載,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助消化、補腎澀精效果顯著;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可補足肺腎兩虛,對血虛、氣不攝血者,能益氣生血,是為中藥四君子之一;澤瀉利水滲濕,泄熱,對於夏季食慾不振有正面助益。然而,李深浦醫師提醒,並非所有的食欲不振都是由脾虛引起的,因此治療食欲不振要先找準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使人身強體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02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冠狀動脈血管嚴重阻塞的陳先生,長年飽受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困擾,經醫師診斷,陳先生因糖尿病造成腎臟功能不佳,如果進行支架手術,手術中的顯影劑有可能引發腎臟病變風險,若不動手術以藥物控制,只能稍微減緩症狀,但無法完全減少心絞痛跟急性冠心症發作的次數。而前年引進台灣的心臟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們沒有錢嘛,那就多出一點力,去關懷民眾與貢獻社會!」今年60歲的志工陳明珠,每個星期總會走遍一個村落,挨家挨戶撲滅孑孓,並向住戶宣導登革熱防疫觀念,7年來穿梭泰山17個村里將近20輪,也曾擔任小學交通導護、長照以及喘息志工,把志工當作樂趣。每天行程比上班族還滿的陳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忽而大太陽,才一轉眼,卻又下起大雨,高溫悶濕的氣候,總讓人感覺濕濕黏黏的很不舒服;醫師指出,時令即將進入夏至,中暑求診的人就越來越多,由於暑熱會造成津液元氣耗傷,民眾可藉由刮痧來解暑,有助體內熱氣散出。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中醫師呂友文指出,「痧」是氣的失調瘀結,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從學運、北捷殺人魔到各種大大小小的陳情事件,總會看見一群身著制服的警察身影。隨著民眾對於警察需求越來越大,警察的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容易忽略身體健康!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有鑑於此,與警察局士林分局形成公部門聯盟,於警察節前夕免費為基層員警義診,替勞苦的人民保母解肝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