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炒菜怕重金屬殘留! 鍋具該怎麼挑

炒菜怕重金屬殘留 鍋具該怎麼挑

文章取自 成長百科

 

每天烹調要用的鍋具,透過高溫、油和酸鹼,把鍋子本身和製造過程中殘留的物質溶進食物裡去了,如果這些物質常久暴露或高劑量時會對人體會造成傷害,那麼我就應當想辦法去避免,以下是各種鍋具對人體安全性的探討,提供大家參考。

 

鐵氟龍
不沾鍋的材質鐵氟龍(Teflon)是生活中常用的聚氟化物材料,因為它具有良好的抗油、防水作用,所以不論是防油紙袋(爆米花、炸雞排)、泡沫式滅火器、廚具、防寒用紡織品都能見到它的蹤影,只是方便的背後,卻潛藏著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全氟辛酸(PFOA)。他難以用一般的方式分解(如生物降解、新陳代謝、光分解和水解等),也具有疏水和抗油的特性,這些原因讓他長久存留在環境中,並容易滯留在生物體內,根據研究顯示,全氟辛酸滯留於人體的半衰期約2-4年,在老鼠體內則長達16-22年之久。

 

全氟辛酸作為聚氟化物的乳化劑,容易殘留於產品當中,使用產品時可能不小心把它吃下肚,也可能經由皮膚吸收,雖然全氟辛酸不容易分解,卻是生物體內一些蛋白質的受體,如果與原來受體競爭,或以其他方式影響到蛋白質的功能,這樣可能造成疾病,動物實驗證實,食用到該分子的老鼠,血液中會增加全氟辛酸濃度,不僅新生胎兒重量過輕、生長遲緩、內分泌系統受影響,還會增加致癌風險,目前已知會導致人類多種癌症的發生,如肝癌、萊氏細胞(Leydig cell)癌(睪丸癌)、胰臟腺泡細胞(acinar cell)癌等。推測致癌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全氟辛酸具有基因毒性,令細胞內過氧化小體增值,產生過多氧自由基,進而增加致癌率。

 

鐵氟龍對女性的影響
聚四氟乙烯在常溫常態下是無毒的,因具有能隔絕水分及油脂的特性,常用於不沾鍋、食物防油紙、地毯、衣物等,但溫度到了攝氏260度時便會開始變質使其在達到攝氏350度時分解.分解物具有毒性,動促實驗發現一使老鼠產生乳癌、睪丸癌、肝癌及胰臟癌.對人體的影響則會使體內低密度膽固醇增加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近年來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對兩萬六千名女性進行研究,發現齡介於四十二至六十四歲的女性若血液中聚四氟乙烯含量,停經的時間也較早,顯示聚四氟乙烯和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有關.

 

雖說對人類有健康危害上的疑慮,但這些都屬於長期且高劑量接觸的影響.平常不沾鍋只要有刮痕就避免使用,並盡量不讓嬰兒在地毯上爬行,如此將可減少健康上的危害.


鋁鍋
鋁鍋、鋁罐、鋁箔包和錫箔紙,都是生活中會用到鋁作為盛裝或是烹調的器皿,其中以鋁罐盛裝碳酸飲料(酸性)、茶品(鹼性)釋出的鋁量為最高。

 

鋁不是人體必需的元素 只有傷害沒有功能
鋁是重金屬之一,會造成人體的危害,特別是神經系統方面,鋁主要的吸收是自腸胃道,吸收率約為1%,會藉由腎臟排除,但是對於腎臟機能不佳的人,老年人以及幼童,鋁的傷害與蓄積性將會增加。而鋁中毒會呈現慢性的精神症狀,情緒低落、易感疲倦、胸悶,四肢無力,面色皓白,很有可能是誤以為是心情感冒(憂鬱)了的前兆,注意生活周遭的毒物,會不會是慢性中毒。

 

不鏽鋼鍋
如果您的不鏽鋼鍋屬於食品級,則相對上述鍋具安全,不過對於不鏽鋼的潛在危害因素來是要跟大家說明。不鏽鋼因為要抗鏽蝕,會在鐵中添加鉻、鎳和錳等金屬,只要添加量適當,其實不會造成人體危害,但是許多業者會利用較便宜的錳來取代其他金屬,錳是人體的必須元素,能促使骨骼發育生長,能維持細胞內粒線體的完整,相對其他不鏽鋼鍋添加的金屬毒性低,不過如果長期高劑量的暴露,可能會導致神經退化和智力退化等問題。

 

因此除了注意不鏽鋼鍋刮傷會導致鍋具生鏽之外,避免酸性物質溶出錳金屬,購買時,了解鍋具的金屬含量標示也頗為重要,市售常見標示#202、#304、#430的不鏽鋼鍋具,其中以#202的錳金屬含量最高,另外購買食用級的不鏽鋼鍋會較為安全。

 

陶瓷鍋與玻璃鍋
陶瓷鍋與玻璃鍋也是相對安全的鍋具,不過鍋具內部的塗料需要注意,如果色彩繽紛則可能有重金屬釉料塗覆,尤其是橘紅色塗料可能含有鉛,可能影響生育並引起腎臟發炎。

 

炒菜怕重金屬殘留 鍋具該怎麼挑

圖片來源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邱先生自從退休後,自己一人留在住家卻足不出戶也不喜歡與鄰居往來,直到有天好友上門探望發現他的精神沮喪,且有情緒不穩情形,因此,就想辦法找開始強迫他外出活動,這時剛好得知社區聯合辦了健走隊,強力邀約他參與,隨著每週的健走活動他也逐漸與社區熟絡進而打開其心防能主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外食族的增加,使得罹患高血壓的人正日益年輕化,在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成年女性每日平均攝取鈉3567毫克(8.9克鹽)、男性4579毫克(11.4克鹽),遠高過衛生福利部建議一天所攝取的2400毫克(6克鹽)。 不僅如此,根據福利部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的臉上有數不清的毛囊,但你知道,臉上毛囊,其實是許多看不見的蟲蟲,最「宜居」的所在地嗎?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人的臉上至少住了兩種蟎蟲,會在白天吸取人類油脂維生,晚上則會悄悄的爬出毛囊,在人臉上「散步」。   此蟲未來可研究人類遷移歷史 此研...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分析我國成年人,其慢性疾病的罹患分布與生活型態,中央研究院自兩年前,開始建立所謂的台灣人體資料庫,以利追蹤及進行大規模的資料研究,而目前,歷經兩年的資料庫蒐集,已累計的兩萬五千筆的龐大資料,而資料顯示,我國成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早已超越民眾的想像! &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