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誤把黃斑部病變當老花 當心錯失治療期恐失明

誤把黃斑部病變當老花 當心錯失治療期恐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眼睛是人的靈魂之窗,而有多數民眾到了中老年後,視力明顯感覺衰退許多,往往都認為是老花眼作祟而置之不理,但其實並不然,也有可能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因為它好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是常見的視力退化性疾病。

4大類型民眾 為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

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翁林仲醫師表示,根據統計資料,65歲以上黃斑部病變盛行率約9.2%,平均65歲以上約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且每增10歲,罹患的風險將近2倍。

且醫師在臨床診間中發現,普遍民眾對黃斑部疾病認知度低,有鑑於此,中華民國愛盲協會特別拍攝黃斑部影片,希望能藉此提升民眾認知,提高警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眼科鄭成國醫師提醒,尤其是抽菸、高度近視、糖尿病、高血壓4大常見高危險群更應該要多加留意:

1)長期抽菸/長期抽菸會改變眼睛流血量,造成血管不當增生,提高血壓阻塞風險,導致視網膜色素減少而增加4~5倍的罹病風險。

2)高度近視/近視度速超過600度者,因眼球結構不正常變化,導致產生黃斑部出血與脈絡膜長出新生血管,進而增加9倍的罹病風險。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種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而若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水分滲出,進而導致視網膜黃斑水腫,目前全台約有7%糖尿病人口罹患黃斑部水腫。

4)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因血管壁壓力增加,使得血管壁逐漸硬化,當微血管破損後,視網膜就換開始產生出血、黃斑部水腫的問題。

模糊、黑影為徵兆 民眾應盡速就醫檢查

一般來說,黃斑部於眼睛正後方,是視覺最敏銳的地方,鄭成國醫師表示,一旦出現了模糊、黑影、扭曲三大徵兆時,民眾就要當心了,因為黃斑部病變初期症狀易被認為自然老化現象,例如:視力模糊、看東西色彩不鮮明等,而且正常的眼睛會代替病變的眼睛看東西,因而沒發現眼睛已出現病變,所以,往往發現異狀就醫時都已經錯失黃金治療期。

因此,建議民眾可利用居家常見的方格型物品,如磁磚、窗格等,透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檢測,即可及早發現是否有黃斑部病變的徵兆。

罹病後2年未治療 9成患者視力惡化至0.1以下

在治療方面,鄭成國醫師表示,目前眼球內注射療法為常見的使用方式,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可幫助9成以上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穩定視力,更有4成以上患者視力會進步。

醫師提醒民眾,要把握黃金治療期,若罹病2年未治療,9成患者視力會惡化至0.1以下,將面臨失明危機。因此,呼籲民眾積極治療,才能穩固視,不致步入失明危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天氣冷颼颼,有許多民眾習慣在寒冷的冬天裡,吃鍋進補來取暖、禦寒,但近日就有不少民眾因吃太多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等,導致便秘、長痘痘、嘴破來求助醫師,對此醫師表示,這些民眾多是屬燥熱體質,吃了麻油、薑或十全藥材容易上火,反而讓身體出狀況。 四體質大不同 補對好過冬 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3C產品日益普及,現代人每天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長,但你知道嗎?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所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若在睡前使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會反光的電子產品,會傷害睡眠品質,甚至影響健康。 不會發光的電子產品 較不易影響睡眠 該研究主要是由賓夕法尼亞州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頻尿、夜尿,亦或者解尿有困難時要當心,恐是下尿路症找上門!醫師表示,在泌尿科學中只要出現小便不順暢,皆統稱為下尿路症狀,且普遍存在於良性前列腺肥大的男性身上。 然而,膀胱出口的阻塞不只來自於良性前列腺肥大,也有可能出現於膀胱頸功能的失調、尿道口阻塞、惡尿道狹窄、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冬天吃鍋進補,不僅是所有人的習慣,更是抵禦寒冬的最佳方式,但在大口朵頤的同時,醫師提醒民眾,別忘了要多留意入口的熱量及食材,小則肥胖,大則失眠鬧肚子,此外,若是選擇食用藥膳進補,更要留意攝取量,以免補過頭,增加腸胃負擔,得不償失。 食用羊肉爐要注意 當心造成腸胃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