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什麼抑鬱會讓你這麼累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崔嫻編譯

疲勞,像壓力和忙碌一樣,已經成為許多人的默認狀態。這種感覺,以極度疲勞和低能量為特徵,通常發生在精神上、情感上或身體上特別疲憊的經歷之後。(想想:繁忙的工作旅行或疾病。)

但這並不總是暫時的或間接的。疲勞也可能是一個更大問題的症狀,比如抑鬱症。事實上,根據2018年的數據,超過90%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會感到疲勞。(抑鬱症的其他症狀包括情緒低落、退縮和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科醫生Don Mordecai是凱撒永久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負責精神健康和健康的全國負責人,他說,對於患有抑鬱症的人來說,不僅僅是一般的疲勞,“這些症狀中的一些需要在至少兩周內的大多數日子、大部分時間出現。”

Mordecai說,抑鬱和衰弱性疲勞的部分原因是“抑鬱影響與警覺性和獎賞系統相關的神經遞質”。這意味著疾病在生理上對你的能量水準有影響。

另一個原因是,抑鬱症會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無論是入睡困難、難以保持睡眠、起得太早,還是睡眠不夠深,”馬薩諸塞州臨床心理學家Sari Chait說。

Chait說,抑鬱還會影響工作積極性,使人在身體和情感上都難以完成簡單的任務。對患有抑鬱症的人來說,穿好衣服去上班、買東西或者和同事打招呼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此外,Chait補充說,抑鬱還會導致腦霧,所以抑鬱的人不得不花費更多的精力來做決定或專注於工作。

為什麼抑鬱會讓你這麼累

抑鬱和疲勞之間的關係可以變成週期性的。Chait說:“那些強迫自己度過一天的抑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更加疲勞,進而使他們感到更加抑鬱,這樣的迴圈會繼續下去。”

重要的是要記住疲勞“更有可能是抑鬱症的一種症狀,而不是原因,”Mordecai說。然而,由於慢性壓力、慢性疾病或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或失眠)而經常感到疲勞,可能會使你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Chait說:“如果有人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感到累,他們可能很難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她補充說,這可能會導致社交活動減少、工作注意力下降、食欲或鍛煉習慣發生變化。

這就是為什麼採取措施來改善你的整體健康狀況是至關重要的,不管你是因抑鬱症而感到極度疲勞,還是只是暫時感到疲憊不堪。

“如果有人因為某種原因一直很累,他們可能很難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

Chait

Chait說,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找出疲勞的根本原因。盤點一下你最近的習慣、日常和心態。如果你能把疲勞和壓力、睡眠不足或疾病等具體問題聯繫起來,那就開始做一些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吧。

最關鍵的調整是睡眠。大多數成年人每晚至少需要七到九個小時的高質量睡眠。他建議,為了得到一個安靜的睡眠,儘量在中午之後避免攝入咖啡因,睡前限制酒精的攝入量。睡前將科技產品放置一邊也是個好主意,因為智能手機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讓人更難入睡。

接下來,檢查工作負載和日曆。如果你感到有壓力或精疲力盡,“試著設定限制,做出改變,以確保你沒有過度消耗自己,”Chait說。這可能包括對社會責任和嚴格的工作專案說不,或開始每週的自我照顧實踐。

最後,確保你每週鍛煉幾次。當你累了的時候,這似乎是違反直覺的,但是Chait說:“有規律的體育活動最終會讓你精力充沛。

Chait說,如果你改變了你的睡眠、工作和鍛煉習慣,但兩周後仍然感到疲憊,“你應該考慮尋求專業幫助,確定是否是抑鬱症,並開始治療。”

對一些人來說,生活習慣——比如有氧運動和睡眠——有助於緩解抑鬱症的症狀,Mordecai說。但是,除了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人可能還需要綜合治療,比如談話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那就太好了。記住,開始看到積極的結果是需要時間的,你可能需要嘗試多種選擇。

Mordecai說:“和你的初級保健醫生或心理健康專家一起,可以讓你走上一條適合自己的治療之路。”

資料來源:https://www.huffpost.com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覺嘉欣營養師 COVID-19疫情肆虐下,外送平台興起,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有許多商家與餐點可以選擇,外食頻率增加也讓外食族經常發生飲食不均衡、高鹽、高油、低纖維等問題,長期可能導致便秘、肥胖、三高等慢性病,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營養師覺嘉欣指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又有重症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一例中重度個案,該名台南的60多歲男性,屬於嚴重肺炎,只在去年7月接種過一劑AZ疫苗之後,就沒再接種第二、第三劑,一度因為肺炎接受多種氧氣面罩及多種藥物治療,目前病況已在改善中。 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的醫院,目前除了例外情形之外,仍維持探病禁令,何時能解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8)日給了好消息,強調北北桃高這一周疫情穩定,指揮中心將在一到二周內討論開放。 指揮中心是從3月1日起調整醫院探病管理措施,除了台北...

閱讀詳情 »

公視金鐘身心障礙節目《聽聽看》在全新一季推出全新單元〈敲敲你的門〉,體會身障朋友的生活智慧,日前錄影邀請到知名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與視障馬拉松好手呂冠霖合作,學習擔任領跑員。許皓宜戴上眼罩,先上了堂盲跑震撼教育,一路跌跌撞撞,激發同理心,再學習如何擔任視障跑者的領跑員,進行路跑挑戰,許皓宜說:「自己的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