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什麼會「凍甲」痛到無法走? 單一腳趾、多趾併發生活禍首大不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過「凍甲」經驗的民眾,不少都形容指甲刺進肉的感覺,有如椎心之痛,究竟一般人為什麼會發生俗稱「凍甲」的嵌甲症?皮膚科醫師解答,可能可由發生部位的多寡來判斷,一個腳趾凍甲跟多個腳趾同時凍甲,發生原因大不同。

39歲的陳小姐就是一例,2個月前發現腳的大拇趾趾甲邊緣開始紅腫,走起路來疼痛不堪,只得以怪異姿勢撐過,求助皮膚科就診,確診就是俗稱「凍甲」的嵌甲症,幸運的是,不用開刀。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威宇表示,一般來說,如果「凍甲」只有發生在單一指甲,通常是外力因素造成,可能是經常性碰撞、鞋子不合腳或是走路姿勢的問題。

但是如果同時出現在多個指甲,醫師點出,有可能是系統性疾病引起,像是營養素缺乏,或者是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等,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另外,黴菌感染(灰指甲)及乾癬也都是造成指甲變形的可能原因。

陳威宇問診發現,陳小姐早從6、7年前開始,走路腳趾就會感覺疼痛,但只以為是走路走太多,或者是室內行動沒有穿鞋腳趾才會疼痛,沒放在心上,沒想日前症狀突然大爆發,腫脹發紅,多次就醫,也吃過消炎止痛藥,一直沒有得到改善,直到接受指甲矯正後,馬上就不痛了。

陳威宇表示,這是因為陳小姐不只是單純的甲溝炎,而是指甲都已經變形刺進肉裡,所以即使吃了消炎止痛藥還是沒有辦法根治。而指甲變形最常見的部位就是在腳的大拇趾,但所有指甲都有可能會變形。

嵌甲症會造成持續性的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能「走」到診間的還算好,陳威宇說,甚至有人嚴重到踩地都會痛,根本不願意走路,得要坐著輪椅來求診。

陳威宇強調,治療嵌甲,一開始都是處理感染及緩解疼痛,但還是希望能找到病因,減少復發機率。傳統治療方式是透過手術,拔除變形的指甲加上甲床矯正,不過即使拔除指甲後,仍有超過5成的復發機率;而使用矯正器治療,研究顯示,6個月矯正下,1年內大約只有1成的復發率,但仍建議持續追蹤治療。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心碎症候群」要命!女性發生率高7倍 她遭男友欺騙險害心臟停工

不只是皮膚病!罹患「乾癬」只看皮膚徵狀不夠 恐爆35種疾病危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醫生,我有牙周病,可以植牙後再治療嗎?」、「醫生,牙周病可以植牙嗎?」不想因為缺牙不敢開口說話、開口笑,這是許多嚴重牙周病患心中的吶喊。其實,牙周病患只要徹底治療,根除所有致病菌,順利跟牙周病分手後,牙周病植牙也能成功,揮別缺牙窘境。 當代牙醫數位植牙中心醫師黃詩...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29歲的男性病患,突然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幾乎看不到,立即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急診科會診神經內科醫師陳式一,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腦部有區域中風,像是血栓造成的缺血性中風,進一步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卵圓孔閉鎖不全」。 左一為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 病況穩...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好消息,本土個案連續3天「+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這也是本土個案連續3天沒有新增案例了;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久等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下午正式公布新一波鬆綁措施,包括雙鐵車站付費區開放飲食,但車廂內仍禁止飲食,另外室內外人數上限也同步放寬。另外,10月5日起包括KTV、桌遊以及麻將休閒館等休閒場所也可望開放,但唱KTV得全程戴口罩,且除了飲水之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