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圖片來源 1 2


我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好好洗一次澡。很多人都會買很多保養品來使自己看起來整潔又整齊。

雖然大家每天都在洗澡,可還是覺得身體不舒服,而且還癢癢的,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最髒的部分被你忽略了!

美國《預防》雜誌刊文指出,人體有4個地方最髒。

1.頭皮

研究發現,每平方厘米的頭皮上約有100萬個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蟎,他們喜歡把家安在頭皮的表皮層之內,三五成群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齊心協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質為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脫髮。想要與它們抗爭,除了勤洗頭,每天早晚最好用梳子梳梳頭發,這樣能刺激頭皮,讓其通風。


2.口腔

口腔是食物的必經之地,但你知道嗎,我們的口腔中每平方厘米就有超過一億個微生物,其中有好的菌群,也有相當一部分壞的微生物,這是導致口臭的罪魁禍首。它們寄生在牙齒之間和舌頭上,在分解食物殘渣和唾液的同時,產生難聞的硫化合物。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早晚認真刷牙,刷牙前記得用牙線清理牙縫,刷完牙再清潔一下舌頭,殘留在舌頭上的細菌同樣會破壞口氣。


3.腋窩

在人群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地鐵中,你也許不止一次領略了那種難以忍受的氣味!它從腋下散發出來,肆無忌憚地汙染著周圍的空氣。藏在腋窩的微生物每平方厘米高達10億—100億個。汗水本身並沒有異味,都是腋窩常客-棒狀菌群被皮膚分泌的脂肪酸滋養,從而繁殖滋生大量細菌,由此產生難聞的氣味。腋窩出汗並不是疾病,只要勤洗澡,勤換衣就能消除,內衣最好選擇棉質衣物。


4.腸道(怎麽洗得進去啦)

有400多種細菌寄居在腸道之中。腸道內的大腸埃希氏菌是人體客棧中的好房客,它幫助我們消化,而且也是我們防禦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腸道之外的大腸埃希氏菌卻能致病,如果它〝溜進〞食物,就可能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要想保護腸道,建議每天喝1—2瓶優酪乳,其中的益生菌可抑制壞菌群在腸道稱霸,幫助好菌群獲得對腸道的操控權。另外,堅持適度鍛鍊,常做俯臥撐、揉腹等,可防止腸道老化。

 

這些部位一定要好好洗乾凈,而且也要好好的保養喔!

最後請將這個資訊分享給不喜歡洗澡的朋友~

via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熱門文章>>>

 

奇跡!剛出生女寶寶因火災被認定命喪火海,並被燒成灰燼!6年後媽媽卻憑直覺認出女兒...背後的真相竟然是...網友都大怒了!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明星都崇拜的彩妝大師其實她胸口以下全都是癱瘓狀態!連手指都張不開,卻能畫出精緻妝容...背後的真相絕對讓你慚愧!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結婚37年的丈夫有了外遇,還把妻子趕走!沒想到她卻用了這一招,不但成功搶回房子還教訓了丈夫跟小三!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陰道竟會有氣體沖出,如放屁一般,當心是陰吹上身!一名32歲已婚女常下體搔癢,伴隨黃色分泌物,更令她難為情的是陰道有氣流沖出,宛如放屁一樣,這種情形真是非常的尷尬。中醫診斷,這是因為婦科反覆感染引起的「陰吹」,經過中西醫治療與調養,才逐漸改善。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你吃完東西會潔牙嗎?根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逾9成民眾都知道餐後潔牙的重要性,卻僅有不到3成的民眾用餐後會立即潔牙,牙醫師表示,餐後口腔酸性飆升,容易讓蛀牙菌有機會侵蝕牙齒琺瑯質,因此,吃完東西後的10分鐘為潔牙的黃金時間。 進餐次數高 蛀牙率也提升 現代人飲食習慣...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56歲黃姓男子,因上班時數長,加上作息不固定,又需長期應酬,某天半夜起床如廁,突然半邊無力倒臥地上,經緊急送醫後診斷為腦中風。在病情穩定後,醫師建議黃先生進行中風後的復健,從一開始肢體不協調、生活無法自理、吞嚥困難等狀態,經由復健團隊之安排,個案在半年後可自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的空氣品質不佳,不僅環境污染導致,近日還受到中國的霾害影響,經常發佈懸浮微粒(PM2.5)達到紫爆的等級,醫師表示,吸入的細懸浮微粒會影響肺部換氣、使肺功能下降,促發咳嗽、氣喘、誘發慢性發炎,使身體抵抗力變差,容易感染。 迎香、合谷穴 增加抵抗、自癒力 衛生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