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報復染愛滋 辦趴又餵毒給11人

為報復染愛滋 辦趴又餵毒給11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某國小男老師,發現自己被不明人士傳染愛滋病後遂起報復念頭,不僅多次上網約男網友外出發生性行為,更主辦多場同志性愛趴外,還提供毒品助興,毒誘男同志與其不戴保險套發生性行為,至少讓11名男同志也被感染HIV;該名男老師目前被高等法院判刑十三年。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其實「報復型」意圖使他人也感染的案例,在台灣社會上仍屬於少數。之前,台灣也曾有出現過一個特殊案例,一名年輕男子發現自己是愛滋感染者後,還是無法控制他與人發生性行為的衝動,導致他人也感染HIV。這兩個案例的原始出發點不同,一個是帶著報復心態故意使他人感染愛滋病,另一例是無法控制自身的性慾,不在乎他人是否受到感染,此案例目前已判刑定讞,入監服刑。

林宜慧說,也曾有男同志發現自己感染愛滋,開始自暴自棄,成天想著是誰傳染給他的,無心思工作,也沒有穩定的收入,生活困度,出現許多社會問題。但此感染者認為HIV打壞自己的人生,所以不找出兇手,他的人生無法踏出下一步,希望可以藉由尋找到罪魁禍首的過程來補償自己,於是以訴訟來強制他人檢驗是否為愛滋感染者,這是典型無法接受事實者。

HIV感染這類新聞只要一露出,就會造成社會不安與恐慌;林宜慧指出,不論是由何種途徑感染HIV,不論是否為被害者,都容易被媒體或是社會貼上「完全惡人」的形象,認為愛滋感染者的交往史複雜,甚至認為感染是活該的、錯誤的污名。林宜慧強調,愛滋感染者也有其人權,愛滋感染者要努力適應生活,而社會也不應強調「錯誤」。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民眾都會透過微整型的方式,讓自己看起來更有自信,但其實臉部血管豐富,接受注射治療時,多少會出現瘀青等現象,這時就該如何服藥和保養就是一大關鍵,才能避免影響療效。臨床上,微整型治療最為風行,但要如何避免治療後淤青情況,其實治療前,就該評估了解哪些藥物會影響血液凝固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患有地中海型貧血、血友病、肌肉萎縮症、先天性耳聾等遺傳疾病的父母,常會擔心生下的寶寶會不會跟自己一樣;其實,隨著醫學技術發展,已有解決方式!醫師表示,透過「胚胎著床前遺傳疾病診斷」,可在女性受孕前,預先篩選帶有疾病基因的胚胎,避免遺傳疾病發生在下一代。傳統產前檢查,例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路跑漸漸成為民眾喜歡參加的運動活動,但臨床上,不少民眾運動完後,都會出現肌肉緊繃、筋膜痠痛等現象;其實,透過自我按摩的方式,可以有效達到舒緩的效果。跑步前後,都可以利用泡棉滾筒當工作,幫助消除痠痛,減少不適的現象;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世杰指出,像是自我放鬆髂脛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即將進入炎熱的夏天,飆升的氣溫讓許多民眾頭皮出油旺盛,由於大多數的民眾不喜歡出油感,夏季不僅偏好「抗屑」、「去屑」、「控油」功能的洗髮精或洗髮乳,更有不少人喜愛洗完頭後頭皮緊繃的乾淨感。然而,醫師提醒,使用不合適、偏鹼性的洗髮精,反而容易產生大量頭皮屑。「頭皮酸鹼性是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