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抗癌他忍受將近5年無法穿鞋 手腳不時冒化膿性肉芽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抗癌,將近5年無法穿鞋!今年85歲的黃老先生,4年前因肺腺癌手術後腫瘤指標仍偏高,開始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病情雖然得到控制,但卻出現不少副作用,尤其手、腳趾頭同時連續性或輪流出現化膿性肉芽腫,指甲縫紅腫、潰瘍、出血且疼痛,穿鞋子變成折磨,最後配合皮膚科醫師認真點藥,總算能夠再開心穿上運動鞋。

原來黃老先生服用肺癌鏢靶藥物不久之後,全身就有皮膚乾燥、皮疹、騷癢、腹瀉等副作用,但相信「有藥效,才有副作用」的他,好不容易看到肺腺癌得以控制,因此從不輕言因副作用而捨棄治療。

服用肺癌標靶藥物一年後,黃老先生身體已經適應藥效,副作用也隨之減少,但手腳不時出現的化膿性肉芽腫,仍叫他困擾,最嚴重時,除了小拇指以外就有16隻都鬧紅腫、潰瘍。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足滿表示,肺癌標靶藥物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而表皮生長因子存在於皮膚各個地方,包括毛囊、表皮、毛髮、黏膜、指甲周圍的組織,因皮膚相關正常功能也被抑制之下,會產生諸多不適反應,最常見的就是臉上、頭皮、軀幹部冒出類似青春痘的紅疹,皮膚乾燥、皮膚癢,毛髮生長異常,黏膜受損以及甲溝炎。

副作用可能在服藥後幾天到幾個星期內發生,有的副作用還會反覆發生。邱足滿說,有相關研究指出,發生這些副作用的病人似乎也可以觀察到預後比較好的現象,特別是發生甲溝炎的患者,儘管這些副作用通常不會危及性命,但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卻很大,不過仍提醒患者勿因此減量或停藥,否則恐令癌症用藥治療計畫被打亂。

邱足滿提醒,標靶療法的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可能對皮膚產生各種影響,所以從一開始吃藥就要注意溫和清洗皮膚,千萬不要用香皂讓皮膚變得更乾燥,經常且大量塗抹保濕乳液,避免發癢,同時注重防曬,而相關皮膚的副作用目前都有好方法可以幫忙治療或緩解,應盡早詢問主治醫師或個管師、衛教師尋求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副作用的皮膚科醫師協助。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研究破解「肺癌轉移」關鍵標靶 黃斑部病變老藥新用可救命

止暈藥一吃2年甩不開頭暈 她竟是少見、非典型狹心症症狀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房事」不性福嗎?那你可能得先搞定房間的事!不說很多人常忽略,原來包括牆壁、床單、窗簾等小地方的裝潢顏色也可能影響情慾的勃發與否,國外甚至有調查指出,壁紙顏色會影響到性生活頻率;如果想要促進慾望,淡藍色及淡綠色等低彩度的顏色就是專家口中的助性...

閱讀詳情 »

▲口罩實名制上路首日民眾搶排隊。(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第一天上路,就發生健保署全球資訊網供民眾即時查詢社區藥局、口罩庫存的專區,撐不住瞬間爆量「當機」狀況,庫存更新頻率30分鐘,也造成不少藥局明明口罩賣光了,民眾仍拿著更新不及顯示有貨的App跟藥局爭吵...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造成人心惶惶。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為避免SARS疫情重演,國人應謹慎以待,確實做到勤洗手、戴口罩,以防疫情擴散。此外,柳醫師也補充,正確戴口罩很重要,但正確脫口罩也同等重要,提醒民眾脫口罩時應從耳掛處取下,盡量避免觸碰口罩內外層,丟棄後應確實洗手才能有效將低病毒感染的...

閱讀詳情 »

▲總統蔡英文慰勉防疫同仁。(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國內防疫挑戰嚴峻,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在內幾乎不眠不休,難得闔眼休息,總統蔡英文今(7)日上午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慰勉防疫同仁,提到陳時中掉淚一事,引發國人、網友不捨,紛紛要部長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