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 年輕癌友用幽默態度聊疾病 

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 年輕癌友用幽默態度聊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沒有生病的人,要真正同理生病的人其實非常困難,為了打造病友友善的社會,由三位年輕癌友共同創辦的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透過影片、故事等方式分享病友的經歷,用幽默的態度,讓生病這件事變得不再這麼可怕,現在更將48篇關於疾病的故事,集結成書,讓更多人能從中找到與疾病和平共處的方式。

26歲確診罹癌 謝采倪瞬間失去一切

「要不是得了淋巴癌,我都不知道原來自己那麼有才華。」作者謝采倪在《我們都有病》一書中闡述,身為UIUX設計師的她,甚至在大學時得德國紅點設計獎,卻在26歲生日確診癌症,不僅得頻繁住院,也因為治療後的不是導致職涯只能中斷,每天臥病在床,當時忽然之間,自己擁有的一切全都沒了,只剩下「病人」這個身分的她,心裡非常著急。

開粉專紀錄抗癌過程 謝采倪找存在價值

謝采倪在書中提及,當初無處宣洩的負面情緒,只好讓她開始找事情做,還開了「癌友有嘻哈」粉專,記錄治療的過程和心得,甚至嘗試做了饒舌創作,她也坦言,看到有人誇獎自己,或是按讚留言,都能讓她心情好一點,儘管聽起來很膚淺,但卻讓她感到自己也存在的價值。

將憤怒在饒舌創作解放 持續為病友創作

但在現實生活中,謝采倪不僅得承受路上頻頻側目光頭模樣的她,還遇過卡車司機罵她死人妖,也因此意外開啟她饒舌創作的一面;謝采倪在書中描述,她將累積的憤怒透過饒舌創作解放,一連串創作了《26》、《紫薇怕打針》等幽默的饒舌歌曲,現在的她隨著病情越來越穩定,也持續為自己與病友創作,希望藉由這些故事,幫助更多病友走過最艱難的一段。

(參考資料:《我們都有病:逃避,有什麼關係?致為病拚搏的年輕世代》布克文化)

【延伸閱讀】

「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防疫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高度近視易有4大併發症 王孟祺醫師一一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退休後的生活,除了玩賓果遊戲、養貓、編織之外,還有美好的性愛!對親密行為的渴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只是一種偏見。We-Vibe是為所有人的愛情生活提供創新產品的領先製造商,性治療師、性學家鄭義鑫與世界各地的性治療師及退休的人們進行交談,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性生活。在5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疫情升溫,很多慢性病人不敢去醫療院所,但有定期就醫服藥需求,健保署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全國三級警戒降級或解除之次月底為止,推動全國視訊診療指定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同時開放複診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可採電話問診,不僅有效減輕患者疫情期間就醫的心理壓力,更...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外國人來台灣,經常會遭受很多不同文化的衝擊,已經來台11年多的英國人妻Amy,憶起剛來台灣的時候,自信心曾徹底消失,來台之前她的體重大約55公斤,BMI指數是很健康的數字,未料8個月後體重驟降到45公斤,回英國後媽媽一見到Amy,當場哭了出來,更決定要禁止她再回台灣,Amy表示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眼內的液體不能正常排出時,眼內壓力就會升高,這時就可能演變視神經病變、萎縮,造成青光眼。食藥署指出,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第二大主因,主要因初期多無症狀,直到中後期視神經開始受損後,患者明顯出現周邊視野缺陷,才發現病症,一旦診斷為青光眼,在治療上,降低眼壓是延緩視神經功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