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烹煮貝類,殼開就熟了?

大家煮文蛤或蛤蜊時,是不是蛤殼一打開就急著熄火、以免蛤肉煮「老」了?但這樣是否「全熟」了呢?根據疾管署統計,10、11月間,國內新增30個A型肝炎病例,調查發現感染者全部吃過帶殼海鮮,其中八成甚至生吃,呼籲民眾烹煮貝類水產時,最好殼開後再煮3~5分鐘才安全
烹煮貝類,殼開就熟了?
‧2個月增加30個病例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發現,過去2個月之間,國內新增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30人,其中25人並住院治療,比去年同期僅4人增加數倍,值得關注;感染者中,有13名男性、17名女性,年齡介於13~73歲之間,但集中於20~40歲間、有22人。

疾管署透過問卷及基因定序分析發現,感染者全部吃過帶殼海鮮,其中79%甚至生吃海鮮,63%吃過生蠔或牡蠣、79%吃過蛤蜊類。
烹煮貝類,殼開就熟了?
‧貝類殼開後再煮3~5分鐘
疾管署長郭旭崧指出,牡蠣、蛤蜊、文蛤等貝類水產品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若養殖或加工過程遭到污染,A肝可能透過糞口傳播,藉由人傳人或吃進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但因病毒潛伏期長達15~50天,以致感染者發病後,不易確認感染途徑,形成疫情調查的極大挑戰。

疾管署表示,近年國內休閒觀光產業發達,以農漁產品為主題的園區也成為民眾青睞的旅遊景點,但台灣西部貝類養殖場所多數鄰近河口淡海水混合區域,一定要煮熟才吃,例如貝類水產需煮至殼開後3~5分鐘再食用比較安全

‧就醫需告知旅遊及飲食史
疾管署指出,病毒性A型肝炎發病時,會發燒、全身倦怠、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適等,數天後出現黃疸症狀,大多數病例會自然痊癒,並終身具有免疫力,死亡率雖然不高,但慢性肝炎患者可能併發猛爆型肝炎而導致死亡的風險,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相關旅遊史及飲食史,提供醫師儘速診斷及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將可能導致孩子日後的行動力受損,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不同時期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有不同的治療建議,但通常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癒;提醒家長應多加留意孩子的異狀,並主動向專科醫師諮詢為佳。  髖關節是連接骨盆與大腿的關節,在台灣約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1...

閱讀詳情 »

▲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藉新藥、新療法,仍可以達到治癒。(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往聽到罹癌第四期,等於就是末期、治癒希望小?事實上,隨著藥物進步,國內大腸直腸癌治療已經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醫界表示,針對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若對化療及標靶藥物反應良好,經治療後縮小腫瘤,...

閱讀詳情 »

▲透過孕婦瑜珈,孕婦舒緩身心與寶寶更親密。(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了可以做運動嗎?擔心會不會造成早產、甚至傷害胎兒,不少準媽媽常有孕期運動的迷思跟心理壓力揮之不去,但醫師表示,只要沒有妊娠合併症的懷孕婦女,孕期保持運動不僅安全,且可以產生許多正向的效果;像是孕婦瑜...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自2018年開始引進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至今,已成功執行超過50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律不整除了用藥物控制外,有時候也需要用電燒的方式才能解決,不過,傳統的心律不整電燒手術需利用X光透視心臟,幫助醫師將導管放到正確地方,若情況複雜,手術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