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家者困境 健康與經濟的惡性循環

無家者困境 健康與經濟的惡性循環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人們常以為無家者需要的是經濟協助,殊不知他們最大的難關是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表示:「其實一個人落入流浪,背後的原因有千百種,但在來到街頭後,人的狀況會變得更加惡劣」。雖然多數無家者有工作,但多半為易被取代的臨時工,當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連帶影響工作機會,願意雇用他們的行業大半因疫情停擺,甚至還被汙名化為防疫破口,生活更加艱辛。

超過八成無家者想工作 健康限縮機會

人們對於無家可歸的街友,總是認為他們好手好腳的不去工作,在那邊混吃等死,李盈姿表示其實不然,當中大多數都非常願意工作,而無工作的無家者中,有24%左右是無力工作,64%願意嘗試,僅有12%不願意。只是他們很常陷入:因為健康有狀況不能做粗工、長期固定工作,導致收入低沒辦法就醫的惡性循環。像是需要長時間站立的舉牌、發傳單工作,容易導致關節疾病,但他們無力負擔就醫後的復健與健康飲食,長期忽略病痛更成為痼疾。

沒出國機會染疫率低 口罩物資已到位

疫情對於大環境的衝擊,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些低收入、工作不穩的無家者,對於還有人攻擊他們恐成為防疫破口,李盈姿說:「他們根本不會出國,是染疫率最低的人。」在疫情剛開始時,芒草心慈善協會便開始準備物資,當時的確不夠,但有健保卡的人都會自己去買口罩,也還好有香港協會跨海支援一箱,讓他們度過難關,後來社會局的物資到位,口罩沒太大問題。

收入受疫情衝擊 健康遙不可及

「他們的紙箱一舖,其實就有1.5公尺的社交安全距離,而且戶外通風。」問題其實是如果當無家者需要居家隔離時,他們沒有家怎麼辦?李盈姿說,他們與社會局研擬對策,庇護所、集中檢疫所,甚至防疫旅館,都能協助。芒草心慈善協會也輔導了10幾位無家者申請紓困,「他們很少有收入或工作證明,要怎麼證明被疫情影響呢?」

因種種問題,無家者無法有較高收入,也存不到錢,無法購買健康食物,飲食不均衡,免疫力也差,健康距離他們似乎很難觸及。協會盡力依照他們的需求,陪他們計畫未來,平均每年可以輔導16位離開街頭,回歸社會租屋居住,也輔導他們就業。今年68歲的飛機先生,流浪十多年,就在芒草心的協助下重新擁有自己的住處,把自己打理得更乾淨、更健康。

【延伸閱讀】

再見了,萬惡雙下巴! 瘦臉拉提全部到位!

疫情還在!計程車隊配備「消毒瓶」 民眾搭車更安心

強菌來襲,腸道大騷動? 人氣動畫「工作細胞」教你啟動妙方對抗壞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做錯了什麼,為何太太吵著要離婚?」曾有一名男子撥打「男性關懷專線」,激動地重複抱怨,自己為家庭付出種種,卻換來太太不滿,甚至要與他離婚。透過專線人員輔導,他才了解原來過度關愛,反倒讓太太感到壓力沉重,接受輔導人員建議,他重新調整夫妻間的相處及溝通方式,家庭也恢復和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26歲的阿蛇,從小家中環境並不好,爸媽為了養家日夜兼差打工,也沒空照顧他,因此時常翹課與朋友鬼混,想找尋不曾擁有的歸屬感;14歲那年,他第一次嘗試K他命,從此與毒品為伍,甚至為了嗑藥,還加入賣藥的行列,一度入監。如今,12年過去了,他的膀胱組織纖維化。阿蛇坦言,從勒戒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現異常腫瘤,可別掉以輕心!一名住在花蓮的萬女士,高齡87歲,10多年前喉嚨長出一顆腫瘤,卻遲遲未就醫,隨著時間過去,腫瘤愈來愈大,近期已經嚴重影響吞嚥,甚至發生喘鳴、昏眩的情況,所幸在就醫後已經順利摘除。收治該名老婦人的花蓮慈院耳鼻喉科周昱甫醫師表示,萬女士罹患的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日艷陽高照,您有確實做好防曬嗎?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近3000人罹患皮膚癌,平均每3小時就有1人。皮膚科醫師指出,過度日曬是造成罹患皮膚癌的主因,建議夏日外出時,每3至4小時補充一次防曬產品,若有流汗、從事水上活動,每2小時就要補充。日曬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他命D,有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