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焦慮、緊張就想拔頭髮? 醫曝超嚴重下場

焦慮 緊張就想拔頭髮? 醫曝超嚴重下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拔毛症時,患者會出現拔除身體毛髮為主的行為,臨床上,多好發於12至14歲以後,又以女性居多,主要因受到像是升學、求職等外在的情緒困擾導致!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尚穎表示,近來臨床上收治數名拔毛症患者,不僅無法控制拔除頭髮、眉毛等部位毛髮,也造成頭部不規則禿髮,甚至嚴重影響社交與日常生活。

嚴重拔毛症 恐影響日常生活

蔡尚穎醫師解釋,患者透過拔毛的行為,以舒緩情緒,長期下來就會演變成無法控制的拔毛,且範圍涉及隨手可及的部位,一旦拔毛行為到達自我無法控制、影響外觀,甚至出現社會畏縮、煩躁等表現時,就應盡快透過專業治療介入。此外,部分受到情緒困擾的患者也會藉由咬指甲、摳皮膚緩解壓力。

透過行為治療 解決拔毛症問題

蔡尚穎醫師進一步說明,治療上,因拔毛症是透過學習機轉而來的行為,因此主要以行為治療為主,並不需仰賴藥物,透過評估患者的拔毛過程,逐一修飾行為,但要注意是,拔毛症患者與因生理原因造成禿頭的患者不同,較於禿頭患者落髮平均,拔毛症患者因每次拔除毛髮的位置與數量不同,較容易出現頭髮長短不一、落髮區域不規則等現象。

出現症狀應及早治療 為自己找回身體主控權

拔毛症雖好發率約為1%,但若發生於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而言,卻並非罕見行為問題。蔡尚穎醫師提醒,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透過醫師評估是否確診為拔毛症,並藉由行為治療盡早找回身體主控權。

【延伸閱讀】

醫藥費如巨石!失眠和焦慮相伴 貸款專家教您善用金融貸款度難關

夏天就是要有腹肌、馬甲腺!體雕美學新革命 引領懶人塑身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檢驗科「心」升級 全自動智能化設備打造新里程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衛福部去年5月公告,規定八大類公共場所應在一年內完成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才能在民眾發生突發性心跳停止時,緊急搶救瀕死邊緣的患者。不過,食藥署提醒,AED屬於第三等級高風險醫療器材,民眾平時除應熟悉產品的正確操作方式外,更不能忽略定期檢查機器和妥善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資深藝人趙舜因演藝忙碌工作,20年前身體開始出狀況,先後被診斷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還曾中風3次,他卻忽略這些警訊,仍抽菸、喝酒、飲食不忌口。3年前,他被醫師告知腎臟開始萎縮,才驚覺事態嚴重,不到1年時間走上洗腎之路。他呼籲三高患者,千萬要控制病情,並聽從醫囑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誰說醫師就一定會健康?!自小不愛吃蔬菜的張醫師,即使當上醫師還是喜歡吃麵包或小吃攤,也愛喝咖啡、飲料、紅酒,加上沒有吃正餐的習慣,長期下來許多水溶性維生素都攝取不足、礦物質不足、必需脂肪酸不足,有時甚至連蛋白質也不足,造成腹部突出、掉髮、沒有精神。雖然不抽煙,還是在4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阿斯匹靈發明時,原本是用於治療疼痛及發燒的藥物,可以達到鎮痛、解熱的功效;1970年代,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首度發現,急性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使用阿斯匹靈,可以挽回性命!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指出,在美國進行中風與血小板之間的關連性研究發現,有中風症狀的年輕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