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年前不願切除膀胱讓癌症又復發 採免疫療法獲改善

5年前不願切除膀胱讓癌症又復發 採免疫療法獲改善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68歲的林先生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而接受化療及電療進行膀胱保存,但仍多次復發,甚至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大的腫瘤,不僅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收治林先生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柏華評估為第3期膀胱癌,安排免疫療法治療3個月後,腫瘤縮小、腎水腫明顯改善。


林先生曾在2015年4月因下泌尿道症狀合併血尿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膀胱與攝護腺有7x6公分的腫瘤,於病理切片確診為「尿路上皮癌」第4期,但由於當時病人拒絕切除膀胱,而是以化療及放射線治療保存膀胱,2018年10月膀胱鏡檢查才發現腫瘤復發。


陳柏華表示,尿路上皮癌(通稱膀胱癌)較常發生在膀胱,並以「非肌肉侵入性膀胱癌」最常見(約75%),「肌肉侵入性膀胱癌」占25%。尿路上皮癌局部晚期或轉移的患者比率雖然較低,但仍逃不過化學治療的命運。化療上以白金類(cisplatin based chemotherapy)為第1線用藥,但是有較高的腎與周邊神經毒性,所以腎功能不好的病人會改用治療效果有限而且仍具有毒性的卡鉑(carboplatin)治療。66%的人可能會因為第1線用藥效果不佳(卡鉑平均存活率為9個月與客觀緩解比率為34%),而改採第2線用藥,或者視治療效果合併以上2種化療,但這些第2線化療用藥,健保都沒有給付。


所幸2020年國際尿路上皮癌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 EAU guideline)提到,對沒辦法接受白金類治療的病人,強烈建議採免疫療法;特別是阻斷「檢查點」的藥物(PD-1 與 PD-L1 抗體),共同點是抑制腫瘤細胞與T細胞的免疫「檢查點」作用,並逃避人體免疫攻擊的現象。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利用人體的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所以副作用會比化療的來得低。大型研究的中位存活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為13個月,大於5成的病人存活率都大於12個月。而通報嚴重不良反應的約有3%,意即100個病人中僅有1到3人無法使用免疫療法。


使用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病患,需要每12周評估1次使用情形,有療效反應者(PR及CR)得繼續使用12周;出現疾病惡化(PD)或出現中、重度或危及生命之藥物不良反應時則停止使用,給付最長以2年為限。初次用藥後評估疾病呈穩定狀態者(SD),可持續再續用12周並再次評估。如果再次評估乃是疾病呈穩定狀態者(SD),應停止使用。


陳柏華表示,用來治療尿路上皮癌的3種免疫藥物,從2019年4月1日起都可申請健保給付,申請條件需檢測病人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是否達標準,以病人生物標記(PD-L1)高表現或有表現者為優先,目前大型研究有3成的病人符合健保給付標準。


案例中的林先生在經過檢測生物標記後,確認符合免疫治療標準,經過1次療程(每次3個月)的免疫療法治療後,腫瘤縮小、腎水腫明顯改善,現在只要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根據107年統計,「尿路上皮癌」在男性排名第10名,女性第12名,平均診斷年紀約73歲;約為男性每10萬人有9人,女性每10萬人有2.2人的盛行率。造成血尿原因眾多,包括尿路感染、結石、攝護腺肥大等,尿路上皮癌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有抽菸的患者更要小心。要特別注意的是不會痛的血尿,如果合併下泌尿道症狀如頻尿、尿急、排尿後有尿不乾淨的感覺等,一定要到泌尿科進行初步的篩檢或超音波檢查,透過非侵入性的檢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接受治療。


陳柏華提醒民眾,目前有許多新的癌症治療方式,經證實對人體有不錯的成效,呼籲民眾如有相關問題應盡早就醫,如萬一復發,也可經醫師評估後嘗試免疫療法。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夏天妹妹悶熱反覆感染 原來先天構造不一樣惹的禍
▸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密封或真空室溫能保鮮? 專家:未高溫殺菌都要放冰箱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就讀國一的小宜,常常覺得嘴巴裡有異物,一直伸手到嘴裡挖,而被同儕嘲弄排擠,無可奈何只好選擇休學。原來小宜患有妥瑞氏症合併強迫症,強迫症是妥瑞氏症其中常見的共病之一,約有3成左右的比例。後來小宜開始接受藥物治療至今約三年,大幅減緩了症狀,期間也已經恢復上學,與同儕相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了使自己的門面更加美觀,很多人會選擇做牙齒矯正,而且由於醫材的進步日新月益,使得牙齒矯正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雖然目前要做牙齒矯正的年齡層越來越廣,但是做牙齒矯正其實也有最適宜的時機;醫師指出,最合適的時機是青少年時期,大約國小高年級到國中一年級期間。牙齒矯正年齡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九九重陽節將屆,為表達對長輩的關懷與尊敬,同時讓獨居的老人家們可以外出散心,GSK葛蘭素史克公司與華山基金會攜手合作,在10月25舉辦了「GSK Orange Day」公益日-老人秋季登高活動,台北現場除了有2000多位長輩參與,還特別邀請6位百歲人瑞分享長壽小秘訣,眾...

閱讀詳情 »

你不可不知的現代人另類慢性中毒 記者|莊睿庭  圖|莊睿庭 手機是行動電話的簡稱,以1990年代為分水嶺,之前因價格昂貴,極少人負擔的起,而且體積龐大,故有「大哥大」的俗稱,在1990年代之後,價格大幅下降,到現在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 當時手機尚未普及時,擁有手機者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