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焦慮不是病,只是提醒你需要改變

焦慮不是病,只是提醒你需要改變

焦慮是正常的,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心理上的痛苦。你之所以感到焦慮,經常是身體和大腦試著要告訴你,你的環境出了問題,而你或你周圍的成年人需要有所改變。

焦慮會導致體內產生某些感覺,會感到胃痛、緊張,或是覺得自己就要暈倒了。當我們的心率和呼吸速度加快,思緒飛速運轉時,有時會覺得自己即將昏倒、死亡或失去控制。每個人在焦慮時的感覺都不同,但重點是要記住,這些感覺很正常且是健康的反應,雖然它們看似可怕,其實並非有意對我們造成傷害,只不過是在保護我們不受威脅的方式上略顯過時。

當我們感到焦慮時,「逃避」之所以成為預設反應,其原因在於關於自己是否真有必要從一開始就感到焦慮,或者當事情真的變得困難時,自己是否有能力應對,我們未曾真正對此測試過真實性。比方說,老師在課堂上問你一個並不是太難的問題,但由於當下的你並非全神貫注,大腦因而呈現一片空白。你感覺到四周所有人都在等你回答,於是你開始感到非常不自在;你臉紅,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幾秒鐘後(雖然在你感覺裡,時間好像過了更久),老師轉向正確回答問題的同學。有了這樣的經歷之後,只要一想到老師問你問題,就會讓你感到焦慮、心跳加速。你便開始做一些能讓你在課堂上「隱形」的小動作,例如盡量不與老師眼神接觸,如此就不會有人點名你回答問題,而你也不再主動發表意見。

短期之內,這樣的做法或許會讓你更有安全感(「好險!今天都沒有老師點到我。」),但長遠來看,你不參與課堂活動的結果,不僅失去老師給你的正向回饋,也因此失去學習「你其實可以回答問題,甚至面對尷尬沈默」的機會。假使你在課堂上持續逃避回答問題,感覺自己就是做不到,關於你「無能」的故事就會成為一個「事實」,此時才真正是問題大了。

◎焦慮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你或許會認為,這樣說很愚蠢,尤其是假如你目前深受焦慮所苦。然而,請務必記住這一點:焦慮對我們很有幫助,生活中不能沒有它。我們之所以發展出「逃跑」、「戰鬥」和「凍結」等反應,是有很好的理由的。此外,雖然我們目前不缺各式各樣擔憂和害怕的事情,但仍需要焦慮來讓我們的生活如常運作。

不妨想像一下,假如新手父母絲毫不為新生兒感到焦慮,會是什麼情景?爸爸可能壓根也不會費心在家中進行各種防護措施,而媽媽也不會特地去檢查汽車安全座椅是否安裝妥當。對寶寶的成長而言,這些都不是很好的結果。

擔心考試的到來或許會帶給人壓力,但是否會比不擔心考試更糟糕?假如我們對未來沒有絲毫憂慮,可能只是安心坐著吃冰淇淋,而不是複習功課。畢竟,吃冰淇淋要來得有趣且令人愉快許多。

這聽起來或許像是一個極樂想法,但我們真的認為,你的焦慮是你生活中重要而有用的一部分,可能只需要一點理解,或許需要些許駕馭,以確保對你的幫助大於給你帶來的麻煩。

最重要的是要記住,焦慮是正常的,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心理上的痛苦。尤其是假如有明確的原因,請不要像看待一種疾病那樣嘗試去「管理」焦慮。你之所以感到焦慮,經常是身體和大腦試著要告訴你,你的環境出了問題,而你或你周圍的成年人需要有所改變。比方說,若有人傷害或羞辱你,因而使你感到焦慮,此時你不應該解決焦慮,而是解決焦慮之所以產生的原因。

焦慮不是病,只是提醒你需要改變

本文選自《沒事的,我的焦慮怪獸》,天下雜誌出版

【延伸閱讀】

焦慮不用隱藏,你比想像中更有掌控力

越活越焦慮? 美心理師曝5種超簡單方法助緩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臉有福相很滿意,小心肢端肥大症!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博浩表示,肢端肥大症在台灣有1400名病患,發病平均年齡是40歲,每年新增60案例,由於不容易診斷,大概4成都不會察覺,大部分患者常是戒指戴不下,鞋子越換越大才發現。腦內長腫瘤 荷爾蒙分泌異常黃博浩解釋,肢端肥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8歲婦女,一個月前開始出現熱潮紅症狀,即使在冷氣房依舊感到全身燥熱難耐,尤其臉頰和頸部常突然發熱發燙,更因此嚴重影響睡眠,還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發脾氣,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罹患什麼疾病;屏東醫院中醫科醫師林婉容指出,其實這名婦人正是因更年期所導致,所幸經由中藥和針灸調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冬天餓得好快,身體為了產熱增溫,很容易就讓人吃得特別多,不過天冷加上運動,實在好折磨人。但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其實冬天才是最適合減重的季節,若能好好利用這個季節裡減重,不僅可以守住你的腰褲尺寸,在脫下厚重衣物後,還能跟肥胖說掰掰!然而,想要滿足口腹之慾之際,又要維持曼妙身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創辦人李文雄不幸於上周五(22日)死於胰臟癌,據了解,他是在去年1月接受高階影像健診時,意外發現胰臟末端有顆腫瘤,立即轉至某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胰臟癌,經過近2年的治療,仍不幸死亡,享壽61歲。   李文雄民國71年畢業於台大政治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