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焦慮到身心失調 中醫師授三茶飲穴道舒緩

焦慮到身心失調 中醫師授三茶飲穴道舒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因為疫情關係及有些媒體的推波助瀾,使社會氛圍充滿恐慌與對立,讓許多民眾感到焦慮。不僅心情受到影響,也會出現許多身心變化,如頭暈、頭痛、失眠等,因此求診的人也增加。王翊錞中醫師表示,除了配合治療之外,也需要正常飲食與運動,若有焦慮到不敢出門的民眾,他也分享三個茶飲與穴道按摩可舒緩。

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又稱肝氣鬱

焦慮是臨床醫療常見問題之一,帶給身心的影響不亞於糖尿病或高血脂等慢性病,正視自己的壓力,減少焦慮是現在重要的課題。王翊錞中醫師提到,因為疫情延燒,人心惶惶,因為身心狀況就診的民眾也增加。

焦慮或壓力都會造成身心的變化,像是頭痛頭暈、失眠、疲勞善忘、喉嚨有痰吐不出來、肌肉緊繃、胸悶心悸、胃痛、便秘或腹瀉、頻尿、盜汗等問題。王翊錞中醫師指出,這被稱為自律神經失調;也是中醫的肝氣鬱,在黃帝內經中玉機真藏論已經說明,肝氣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脇胠滿。

飲食均衡與運動助平衡 舒緩情緒三茶飲

若有在看診的民眾,應持續就醫,也應該飲食均衡與運動,才能讓身心狀態達到平衡。王翊錞中醫師分享三種茶飲可以幫助舒緩情緒,也建議可以進行簡單的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挑選以方便按壓,且穴位不會太深為主。程度都是以手指頭輕微按壓,稍微痠但不要痛最好,按壓方式持續按壓十個呼吸後,停止按壓一個呼吸為一次,作三次。

甘麥大棗湯

甘草10克  浮小麥50克  大棗5枚,以水600cc,煮成300cc,分成三份喝。

適合精神恍惚、悲痛欲哭、呵欠頻頻的朋友。

紫蘇薄荷茶

紫蘇適量 薄荷適量 熱水沖泡

適合容易頭痛胸悶,覺得自己容易中暑的朋友

玫瑰花茶

玫瑰花適量 陳皮適量 熱水沖泡

適合容易胃痛、乳房脹痛、覺得自己腸胃都不動的朋友

自律神經失調 輕微按壓三穴道改善

太衝穴:安撫焦慮心情

位置在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適合心情煩躁、很想吵架的朋友

內關穴:緩解胸胃疼痛

手腕橫紋正中,沿著兩條筋的中間往上2寸(約三手指寬)處

適合容易心驚、心悸、胸悶、胃痛、或腹瀉、便祕的朋友

神門穴:安定心神

手腕掌心橫紋下方,靠小指側端,豌豆骨凹陷處。

適合頭暈、頭痛、心煩、失眠、頻尿的患者

焦慮到身心失調 中醫師授三茶飲穴道舒緩王翊錞中醫師 學經歷

中醫皮膚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醫兒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台北市聯合醫院 醫師

馬祖無中醫鄉巡迴醫療 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國際醫療服務隊 講師

北醫中國醫藥研究社 講師

臺大傳統醫學研究社 講師

台灣偏遠地區義診

中國四川麻瘋村義診

東馬來西亞中醫義診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畢業 中醫師

台灣大學藥學系畢業 藥師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牙齒向來健康的50多歲江女士,日前連日高溫,耐不住酷熱,冰飲不斷,也因天熱食欲不佳而吃了不少甜食,因而牙齦腫起來,求診於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問診把脈後,徐培珊醫師發現江女士有胃濕熱、氣血不順狀況,以針灸及中藥調理,並配合飲食、生活作息改變後,氣血順暢,濕熱及腫脹消除。...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9月號)「幹細胞治療」在全球的法規與治療準則目前仍未明朗,不過早在10年前就已經轟動全球的臍帶血儲存計畫,就已經預告了運用幹細胞來治療疾病的時代終將來臨。經過了近30年的蓬勃發展與研究,「幹細胞儲存」,已經不是一個噱頭或是夢,而是以自身預防保健作為主要訴求的必要「投資」!自己儲存下來的計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0歲的邱先生,體重110公斤,BMI值高達37,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因無法配合醫囑配戴正壓呼吸輔助器,而選擇減重手術。台北慈濟醫院健康體位管理中心醫師張健輝為邱先生做各項評估,並討論治療方式後,選擇「胃袖狀切除術」為邱先生減重。 切除部分的胃 達減重效果 胃袖狀切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受傷之後,最重要的是傷口的清潔,所以通常先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然而,以前觀念是傷口的清潔和消毒都以優碘溶液為主,但研究發現任何消毒劑(包括優碘)都有細胞毒性,會傷害正常組織生長。因此,現在的觀念是,若不是很髒的傷口(例如剖腹產傷口),則不需要用優碘消毒,可以使用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