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焦慮的人會更大可能被狗咬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劉超 編譯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你可能是狗咬人的最佳人選。

根據今天(2月1日)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衛生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令人驚訝的是,在英國被狗咬傷可能是官方記錄顯示的三倍。研究人員說,情緒焦慮的人似乎是最可能被狗咬的人。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利物浦大學流行病學和人口健康學系的研究員Carri Westgarth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生活科學》雜誌:“在英國,狗咬傷的唯一官方統計資料是醫院的入院情況,甚至不去急診室進行治療。”“我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被狗咬傷,還有多少人需要接受治療。”

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犬類損傷的照片,Westgarth和她的同事們在柴郡小鎮的385戶家庭中調查了近700人的狗咬體驗。獸醫學生挨家挨戶上門,對柴郡居民進行了簡短的關於狗的所有權的採訪,然後給願意參加的人留下了更詳細的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調查了被狗咬傷的參與者,詢問他們在咬傷時的年齡,他們與狗的關係,以及他們之後是否尋求治療。成年受訪者還填寫了10項性格測試,説明研究人員根據所謂的五大人格特質(外向性、盡責性、對新體驗的開放性、親和性和情緒穩定性)對參與者進行分類。

研究人員立刻發現,柴郡居民報告的狗咬事件發生率大大超過了官方醫院記錄顯示的全國平均水準。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寫道:“醫院記錄顯示,每10萬人中有740人被狗咬傷,但調查結果顯示,每10萬人中有1873人被咬傷,這一數位是官方數位的三倍。”

當研究小組開始研究被調查者報告的狗咬傷背後的共同因素時,事情變得更有趣了。首先,男性一生中被咬的幾率是女性的兩倍。大約44%的咬傷發生在兒童時期(當參與者小於16歲的時候),55%的咬傷是由受害者在事件之前從未見過的狗造成的。“其他研究表明,大多數的咬傷都來自於熟悉的狗,但這是一個挑戰,”Westgarth說。

不過,最讓人驚訝的是,狗咬人與性格測試中情緒穩定性得分最低的受訪者之間存在明顯的聯繫。一個人越是情緒不穩定,就越有可能被狗咬傷。

“我們的發現表明,一個人越不焦慮、易怒和抑鬱,就越不可能被咬,”Westgarth說。

該研究不能證實一個人的情緒穩定性低是否會導致被咬的可能性更大,或者被咬的結果是否會降低情緒穩定性。Westgarth說,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對她來說,這是個人問題。

 

延伸閱讀:

你的狗準備好當明星了嗎?

軟銀的新投資:遛狗媒合服務

能聞到癌症味道的狗狗可以廣泛用於檢測癌症嗎?

如果狗狗吃雞骨頭會發生什麼?

 

Reference :

Are Dogs More Likely To Bite You If You’re Anxious?

相關推薦

▲輔助性化療突破性發展,讓胃癌治療有如發現新大陸。(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接近4千例的新增胃癌,棘手的是,其中有3成發現已晚,增加治療困難度,不過,國內抗癌名醫、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以書拿大航海時代為比喻,強調近十年來胃癌治療有如「發現新大...

閱讀詳情 »

▲台灣人早期胃癌發現比率遠輸飲食習慣相近的日韓,醫師點出最大問題癥結在於篩檢。(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明明飲食習慣差不多,台灣的胃癌病人,相較於鄰近的日本、韓國兩地,卻有著「為時已晚」的要命落差,日韓早期胃癌占比高達6到7成,台灣卻不到3成,國內抗癌名醫、台灣內...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口老化、加上醫療進步存活長,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數字,去年底全台領有「重大傷病卡」國人人數已有約90萬人,醫療費用更是首度突破2千億,足足占了健保總額近3成,這讓健保署今(2)日表示,將持續針對現有30項重大傷病進行滾動式檢討,希...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指疼痛,甚至彎下去就卡住、扳直就「喀」一聲?當心「板機指」已經上身了。醫師表示,要破解「板機指」一開始可藉由手指體操,搭配蠟療、熱療、電療或紅外線光療等方式改善疼痛,促進組織修復,恢復活動度,如果進展較嚴重則可注射類固醇,以達到長時間的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