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內視鏡乳房微創手術 乳癌治療新紀元

內視鏡乳房微創手術 乳癌治療新紀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36歲的陳小姐右側乳房有硬塊,病理檢查報告為原位癌,乳房攝影顯示有彌漫性微鈣化,被建議需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但因會影響乳房外觀,所以陳小姐拒絕接受手術治療。後經朋友介紹到成大醫院求診,接受內視鏡乳房全切除微創手術,以及前哨淋巴結切除手術,並合併乳房立即重建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第3天即順利出院,對於能保留乳房的外觀,陳小姐感到非常滿意。

微創手術合併重建 保留乳房外觀

成大醫院乳房暨整形外科郭耀隆醫師表示,癌症治療不只是針對疾病的控制,還要兼顧生活品質。尤其是乳癌病人,除要面對疾病的威脅外,還要面對身體外觀改變的衝擊。傳統乳癌全切除手術會在患側乳房留下1道大傷口,長度通常超過20公分,即使是做乳房保留手術,也會在患側乳房上方及腋下各留下5-8公分的傷口。這讓病人每次看到胸前傷口就會感受到外觀的破壞及乳癌的陰影。

內視鏡手術是趨勢 傷口復原快

內視鏡手術是目前外科手術的趨勢,郭耀隆醫師說,利用內視鏡做乳癌微創手術則只會在乳暈處及腋下各留下微小的傷口,病人復原得快,縮短住院天數,且術後疼痛減少。術後因為乳暈及在腋下的掩護,並不容易發現這些傷口,再配合做重建,術前術後的落差降到最低,可減少術後對乳房外觀的影響。

內視鏡微創手術 早期乳癌較適合

郭耀隆醫師強調,目前建議選擇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病人,主要為:原位癌、第一期及第二期為主的早期乳癌,以及術前沒有明顯廣泛性淋巴轉移的患者較適合。至於不適合內視鏡乳房手術的情形,則為:發炎性乳癌、侵犯到皮膚及胸壁的局部性晚期乳癌、廣泛性淋巴轉移,或是有嚴重的合併症,如:心臟、肺臟、肝功能不佳,或身體過於虛弱者。

每年新增1萬多名乳癌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死亡率占到第4位,每年有1萬多名新診斷乳癌患者,也有2千名死於乳癌。由於篩檢的普及,與抗賀爾蒙、標靶藥物的進步,早期乳癌接受治療的存活比起其他癌症來得好,第1、2期乳癌切除後的5年存活率接近9成。郭耀隆醫師表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不變的道理,如能接受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除能有效治療乳房腫瘤疾病,還能兼具乳房美觀,可達到醫療品質的提升同時兼顧患者生活品質,更能鼓勵病人勇於接受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9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這是許多糖尿病友的迷思。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謝異常的疾病,研究證實,提早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僅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性,更能因血糖獲控制,進而降低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 杜思德院長(如圖)指出,國內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圖片/國民健康署提供) 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內政部正式宣告台灣老年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高發會經百位高齡者、十餘位專家反覆決定評估面項指標、決定權重,由各地方政府、衛福部、教育部、交通部協助提供統計資料,並透過問卷進行全國調查,本次調查透過八大面項指標綜合評鑑,彙整33項指標評估得分,最高前五名分別...

閱讀詳情 »

天氣逐漸轉涼,相信很多人在換季的時候,發現肌膚的狀況不太穩定,容易出油、乾燥,甚至是長粉刺及痘痘。 肌膚變敏感,痘痘一直冒,處理方法不當,小心變成花豆臉!痘痘問題不該被忽視,但你的觀念正確嗎?讓家醫科醫師徐昊來為大家分析痘痘二三事! 痘痘形成的四大因素: 油脂分泌過多:油脂混合一些污垢及皮膚代謝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在小型鐵工廠工作長達40年的陳先生,近來常常出現胸悶等身體不適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右肺臟約近肋膜處,有兩個毛玻璃狀的結節陰影,最大約一公分,經討論後採以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檢查結果發現,兩處病灶皆為早期肺腺癌,所幸及早發現,早期介入治療,目前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