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焦躁、易怒 中醫調理KO經前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焦躁 易怒 中醫調理KO經前症候群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前或多或少出現不適,中醫治療經前症候群,著重在「疏肝解鬱」,調理身體氣機。中醫經常使用逍遙散來幫助病人調理,平日透過穴道按摩,也可舒緩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影響心理、生理及行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立涵表示,女性月經來潮前一週出現種種不適症狀,統稱為「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有150多種,可歸納為心理、生理、行為3大類。心理層面如緊張、焦躁、易怒、情緒起伏大等;生理則包括頭痛、頭暈、噁心想吐、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手腳水腫、拉肚子等;行為可能提不起勁、不想出門,或注意力不集中,直到月經來潮後,症狀才會減輕。

中醫看經前症候群,主要是「肝鬱」表現。女性天生月經、懷孕、哺乳,都會耗傷陰血,較男性更容易陰虛。如果過程中出現加重症狀的因子,如熬夜,會更耗損陰血。中醫裡的「肝」,主要功能在調節身體氣機。一旦陰虛,便會形成「氣鬱」,進一步造成經前症候群。在高壓職場工作,也會使得肝鬱更嚴重。

脾胃虛又吃刺激性食物 經前易腹瀉、脹氣

林立涵醫師表示,每個人體質不一,經前症狀也不盡相同。火氣大的女性,可能偏頭痛、易生氣、長痘痘;脾胃較虛的人,又常亂吃東西,油炸、辛辣物來者不拒,平日可能只是消化不良,但月經來前會加重腸胃問題,可能頻拉肚子、脹氣或水腫。

治療經前症候群,中醫著重在「疏肝解鬱」,再視個人體質、生活作息去調整。最常使用「逍遙散」,配方包括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及生薑。柴胡可疏肝解鬱,當歸有養血功能,白朮、甘草則能調理腸胃。若病人有上火情形,會添加清熱降火的藥材;脾胃很虛的人,則可加入補脾胃的藥材。

緩解經前症候群 按摩合谷、太衝4穴道

林立涵醫師說明,想緩解經前症候群,平日也可按摩穴道舒暢氣機。中醫常用到「4關」,分別是手掌虎口處的「合谷」,以及腳背第一、二趾中間的「太衝」,左右各一,共4個穴道,略施力按壓,能讓全身氣機更為通暢。

另外,手腕橫紋上2吋的「內關」,有安神定志之效;小腿內側的「三陰交」,為肝脾腎3條陰經交匯處,是婦科要穴。如果會頭痛,可加按「風池、太陽穴」;容易水腫的話可按「太谿」、腹脹則可按壓「足三里」,每穴大約按壓3至5分鐘,直至有微微的痠痛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想破頭還是不知道要送媽媽哪些禮物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中年婦女幾乎半數以上皆有過胖的問題,且據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女性,高達八成每周運動量不足,恐讓媽媽們不只陷入肥胖危機,還會引來三高、心血管疾病,以及提高罹癌的風險,因此,要送媽媽最好的禮物,送運動用品就對了!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許多民眾信誓旦旦要減重,但通常執行沒多久,便向脂肪舉白旗投降,但看到此份研究,尚年輕的民眾,恐怕要卯起勁來好好甩肉!根據美國最新研究指出,25歲之前,若有肥胖問題,不管男性或女性,35歲之後的肥胖風險將暴增許多,顯示減肥要趁早,再拖將肥胖一生!  研究數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4月份公佈2011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人罹癌人數增加,尤其乳癌發生人數首度突破萬人大關,平均每天約有28名婦女罹患乳癌,且每10萬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高達64.28,較十年前的40.6人,增幅達58%。 面對如此高發生率的事實與增加速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檸檬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抗氧化物等,但經由《優活》追蹤後發現,大家對於檸檬似乎存在些疑慮,因此,以下列出五迷思,讓想要喝檸檬水養生的民眾,也能安心喝! 迷思一/與海鮮、胡蘿蔔同食,易造成腸胃不適? 醫師表示,檸檬水與這兩種食物一同下肚,並不會造成不適,只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