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照護資訊更透明 Yelp推醫療評比系統

照護資訊更透明 Yelp推醫療評比系統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綜合報導)

雖然社群媒體平台能夠透過文字與影像表達想法與建議,但缺乏通用且制式的評比系統,導致使用者必須自行判斷資訊分享者對於商家的正負評。為解決此一問題,Yelp及TripAdvisor皆提供半開放式的評比問卷,Yelp也開始讓使用者評比自己,甚至是朋友的就醫經驗與醫療服務滿意度。

美國的病患滿意度評比調查仍有待改進

其實早在2002年,美國就開始發展病人滿意度評比調查(HCAHPS)。雖然HCAHPS已行之有年,並且有系統地整理與解釋病患的回饋資料。但相較於免費且易取得的社群媒體與評比網站,HCAHPS耗時、費成本、回應率低且無法及時解決問題的特性,是否能夠達到病人滿意度調查的初衷,還是一大考驗。

病患就醫經驗 準確性尚待評估

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指出,雖然Yelp突破HCAHPS的缺點,提供彈性且具及時性的管道,讓使用者表達就醫經驗與滿意度,但是否適用於調查醫療照護服務的滿意度、評論結果是否具代表性,若內容涉及病人照護結果之好壞,醫院是否該出面回應或干涉等,以目前的研究仍語帶保留。

醫療服務評價 讓醫療資訊更透明

《健康事務》針對Yelp所提供的評論內容進行分析,發現Yelp能包含HCAHPS的病人滿意度調查項目。但並非所有的議題都適合由病人評論,譬如醫師專業技術或是照護結果好壞等專業判斷,應由醫療服務供需雙方進行評估,並且在定義一致的情況下,去評比何謂好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如此一來才能減少醫療資訊的落差。

官方資訊與消費者評論結合共創新機

目前政府提供多項開放資料供學術與民間使用,這些開放資料都需經過加值與視覺化的設計才可被運用。若評論平台僅提供管道讓消費者發言,沒有提供其他資訊或者是將資料進行加值分析,未來可能無法因應使用者的需求。所以服務相關行業,應思考如何與評論平台共處,藉由評論資訊,產生有力決策的的資訊,共創契機並且達到雙贏。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李若綺

2.參考文獻:Bilimoria, K.Y.,Barnard, C. The New CMS Hospital Quality Star RatingsThe Stars Are Not Aligned. JAMA. 2016;316(17):1761-1762.

3.參考文獻:Lee V. Transparency and Trust — Online Patient Reviews of Physicians. N Engl J Med. 2017; 376:197-199.

4.參考文獻:Merchant, R.M., Volpp, K.G.,Asch, D.A. Learning by Listening—Improving Health Carein the Era of Yelp. JAMA. 2016;316(23):2483-2484.

5.參考文獻:Ranard, B.L., Werner, R.M.,Antanavicius, T., et al. Yelp Reviews Of Hospital Care CanSupplement And InformTraditional Surveys Of The PatientExperience Of Care. Health Aff. 2016; 35(4): 697-705.

6.參考文獻:Rothenfluh, F., Schulz, P.J. Physician Rating Websites:What Aspects Are Important to Identifya Good Doctor, and Are Patients Capable of Assessing Them?A Mixed-Methods Approach Including Physicians’ and HealthCare Consumers’ Perspectives.J Med Internet Res. 2017;19(5):e127.

7.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8.《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4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臺北醫學大學添購一部實驗動物正子造影系統,且配備有動物清醒造影軟體,為國內少數擁有者,清醒造影可避免動物因麻醉,導致生理減緩而影響藥物代謝的疑慮,可獲取藥物在體內代謝的真實數據。這項儀器將可加速北醫在轉譯醫學研究及藥物開發時程,進一步提昇臨床醫療水準。 深耕醫療研究領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滿臉豆花,甚至都是痘疤,不敢出門,還害怕交不到男女朋友怎麼辦?其實痘痘不僅是皮膚問題,更會影響心理,當痘痘困擾生活可考慮就醫,也可遵循美國皮膚病學會的痘痘護膚原則。青春痘因毛囊堵塞 影響8成人口根據美國知名醫學中心梅約診所,皮膚上有許多稱為「毛囊」的孔洞,當毛囊堵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人體是個巧妙的機器,上篇回顧了聽力、皮膚器官等新發現,接著將回顧長壽、聰明和耐力等人體極限,快來看看另一半《現場科學》選出2019年十大人體新發現。超級人瑞的秘密? 透視高齡秘訣所謂超級人瑞,是指超過110歲的人瑞,科學家發現,超級人瑞血液中的一種免疫細胞─輔助T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衛福部所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腦血管疾病名列第4名, 僅次於癌症、心臟疾病與肺炎。腦血管疾病,即我們俗稱的腦中風,乃是由於負責運輸及供應氧氣與養分的腦部血管發生病變,引發腦部組織缺氧壞死,因而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腦血管年輕化 非老人專利世界中風組織統計,隨著慢性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