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熟女感冒猛咳 竟掉出10公分大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熟女感冒猛咳 竟掉出10公分大子宮肌瘤

42歲陳小姐月經量多、長期貧血,容易頭暈,且頻尿每小時要上一次廁所,原以為是擔任教職需長期久站,太疲累所致,日前因感冒出現嚴重喘咳、反覆發燒症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高,住院治療期間,她如廁時一陣猛咳,下體竟掉出一團約10公分的組織,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為子宮肌瘤,且子宮已被撐大兩倍,經微創手術切除後,隔天順利出院。 

肌瘤太大壓迫膀胱、直腸 導致頻尿及便秘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蔡亞倫指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好發於30歲以上育齡婦女,發生率約20%,40~50歲發病率高達30~40%。子宮肌瘤發生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遺傳基因、荷爾蒙變化、個人體質、肥胖等因素有關。依生長位置可分為生長於肌肉層中的「子宮肌肉層肌瘤」、生長在子宮腔並常出現經血量增加,有時會塞住子宮頸甚至陰道口的「黏膜下肌瘤」、生長在子宮最外層往腹腔內生長,有時會壓迫到其他器官的「漿膜下肌瘤」。

子宮肌瘤如果不大且位置没有壓迫子宮腔,通常没有症狀,如肌肉層或黏膜下肌瘤太大或壓迫子宮腔時,常見的症狀包括血塊增加或月經量過多導致貧血,若腹腔內肌瘤太大壓迫鄰近器官,可能會壓迫膀胱、直腸導致頻尿及便秘。

子宮肌瘤的治療,剛開始可嘗試藥物治療,如果無法使用藥物或治療無效者,即須施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根據腫瘤位置、數量及大小可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微創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腹腔鏡手術)及微創子宮鏡手術。 

嚴重會造成經血量大、貧血及不孕
蔡亞倫提醒,子宮肌瘤多為良性腫瘤,但症狀輕則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造成經血量大、貧血及不孕,女性如已出現肌瘤,視情況可先以藥物治療改善症狀,再評估是否有侵入性治療的必要。但若出現不正常出血、貧血、腹痛、頻尿、便秘等,應儘早就醫勿輕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月老說你近期感情會...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了協助第一線辛苦醫護人員能夠更有效率、更即時地照護新冠肺炎患者,減少「隱形缺氧」造成的憾事,中華電信與陽明交大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推動中心合作成立「血氧監測緊急救援隊」,在陽明交大數位醫學中心主任楊智傑教授的醫療專業指導下,共同開發完成『COVID-19血氧監測雲端平台』,...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66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263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8例死亡。基隆市繼9日增加10例個案後,今天新增12例,值得注意的是,12例中有5例是汐止某工業公司檢驗員家庭群聚,一家5口都確診。基隆市長林右昌10日下午在線上記者會...

閱讀詳情 »

桃園市八德路昨晚間某外籍移工宿舍發生一起兇殺案,越南籍的黎姓移工因不滿阮姓移工未戴口罩,且屢勸不聽,2人發生爭吵,黎男一氣之下持刀刺傷阮男右胸口和右手臂後逃逸。且又傳出逃逸的黎男有發燒情況,桃園市政府今(10)日表示,已找到逃逸移工,採檢中。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指出,會針對該家公司進行快篩。桃園八德警方...

閱讀詳情 »

昨(9)日台北醫師公會發新聞稿控訴,北市診所仍有至少5000人已登記卻尚未施打疫苗,但卻傳有診所替民眾施打疫苗一事,讓他們感到非常「心寒」。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0)日公布「台北市公費疫苗接種對象」數據,其中1到3類尚未施打疫苗人數為40468人,對此柯文哲承認「他們罵的是事實」。從台北市府統計的資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