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熟男腳底黑痣驚變「索命痣」 短短半年發痛又潰爛竟已晚期皮膚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上冒出不規則的黑痣,當心是「索命痣」!門診就有一名30歲女子因為愛美想除掉身上的痣找上皮膚科診所諮詢,沒想到醫師一看,發現其手指上有一顆不規則的黑痣不太對勁,進一步轉診大醫院切片檢查,證實為惡性黑色素瘤。醫師提醒,身上的痣並非不痛不流血就能安心,最好能做到5點的自我檢查。

門診還有另一名40歲男子,半年前腳底的突出黑痣開始發疼,原以為是長期走路與鞋底摩擦的關係,不以為意,直到最近進一步出現潰爛,才想前往皮膚科診所除痣,確診已經是惡性黑色素瘤第四期,短短半年變化,已經陷入要命危機。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今(10)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國人仍有近半數平常不會留意身上的痣。甚至有高達6成民眾無法分辨身上的痣是否是近1年新增或幾乎沒特別留意過痣何時出現。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過去常見民眾因身體長了痣,擔心影響外觀或運勢考慮除痣,但其實痣有無健康疑慮,才是最該重視的關鍵,尤其黑色素瘤更是所有皮膚瘤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千萬不能輕忽。

一旦是1年內出現,且形狀大小規則不一!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提醒,這種狀況就得多留意。根據統計,亞洲人惡性黑色素瘤好發部位為四肢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較難察覺處,偏偏僅有不到1成民眾會特別留意指甲、腳底等部位,恐錯失黃金治療期。

朱家瑜說,調查也發現,一般民眾認為痣會痛、潰瘍有傷口與會流血才是有健康疑慮的前3名徵兆,但對於痣的大小、顏色、形狀等產生變化時,卻不清楚有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徵兆。

吳教恩強調,惡性黑色素瘤若能早期發現且進行手術切除,第一期患者5年存活率達80%以上,但拖到第四期時,下降到10%,因此早期治療相當重要,而針對第三期與第四期的病患,目前除了手術切除,還會搭配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輔助療法,降低復發機率。

惡性黑色素瘤ABCDE自我檢查指標
A(Asymmetry對稱性):若痣的左右、上下不對稱,需要特別留意。
B(Border邊緣):若是皮膚病變,會有邊緣呈鋸齒狀,或是缺角、突起,或是沒有明顯邊等外觀。
C(Color顏色):正常的痣通常顏色均勻,如果痣看起來有不均勻的多種顏色,或是顏色深淺不一,都要留意。
D(Diameter直徑):若直徑大於6公釐以上,或是持續變大要注意。
E(Evolving改變):痣的本身產生任何變化,快速隆起、擴大、顏色變化、新症狀如出血、癢,可能就有問題。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感冒一陣猛咳「下體噴出10cm肉塊」 竟是咳出子宮肌瘤!

「帛琉泡泡」不掃國人旅遊興致 指揮中心證實:去回都免居家檢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今(15)日再度「嘉玲(+0)」,外界開始期待接下來是否真能如衛福部長陳時中透露的腳步,最快5月就能縮短檢疫天數到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強調,開放的期程很難預估,指揮中心正在審慎評估,但他不諱言,目前最大擔憂,就是不想台灣步上香港的狀況。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嘉玲(+0)」又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沒有本土確診個案。目前全台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還有3條在監測當中,包括五分埔服飾店員、雙北家庭群聚以及桃園米迪幼兒園。而最新一條五分埔服飾店員同住家人5人的檢驗結果也出爐,為陰性。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個車門竟一口氣夾斷4根手指!一名39歲的麵包師傅,日前在送完貨的途中,開車門正準備上車時,就不慎慘遭後方車輛的後照鏡拍打,當場造成左手指被夾斷4根,血流如注,更痛到失去知覺,被緊急送醫治療,幸好醫師與時間賽跑搶救接回,否則如果超過2到6個小時之後才就醫,斷指的壞死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健保真好,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的心聲,更有人捐贈遺產來表達感謝,健保署今(15)日就公布近年來收到的最大一筆愛心專戶捐款,捐贈者生前因罹患慢性疾病,長期接受治療,臨終前更多次進出醫院,家屬轉述他非常感謝健保在其罹病期間提供醫療照護,得以減輕病痛,並延長與家人親友相聚時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