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熟齡友善社會 提升生活品質擺第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熟齡友善社會 提升生活品質擺第一

65歲的黃伯伯,因不慎跌倒導致腦出血需住院治療,出院後因為行動困難,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賴他人,逐漸認為自己沒有用而出現情緒低落情形。長照的居家服務提供輔具購買、租借、預防與延緩失能照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服務,讓黃伯伯固定每日於家中執行復健活動,讓黃伯伯慢慢恢復以往的日常生活功能,身心狀態都改善了不少。

長照2.0服務體系 可提升個案生活品質

隨著長照十年計畫2.0的推行,職能療師也在長照服務上扮演著相當重要且關鍵的角色。長照2.0服務體系中相關醫療團隊的專業角色與功能,應用職能治療師所提供的職能治療活動,結合「生活功能重建」與「生活型態再造」模式,可以有效達到預防疾病、矯治障礙、協助適應與增加生產力,以預防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的退化,進而提升個案生活品質。

職能治療師的服務對象包括衰弱及失能族群、認知障礙、輕中度失智族群等。對於衰弱族群,除了要注意體能退化的問題外,還需介入健康管理。輕中度失能族群,則需要維持促進健康的活動參與,並在引導下改善生活活動型態,以適度的提升其功能。

透過進行團體活動 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

至於認知障礙、和輕中度失智的族群,可藉由非藥物治療活動團體,以維持失智症個案之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職能治療師也可透過進行團體活動,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安排照顧者參與照顧訓練課程,以增加照顧者在家面對失智個案的應變能力。

目前,除了公益團體的居家服務員及在醫院服務的職能治療師外,社區設置的「職能治療所」,也是需要大量的職能治療師注入未來,職能治療在預防及延緩失能中,仍將持續扮演著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根據研究顯示約有1/5的中風是由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5倍,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一旦有心房顫動,醫師會根據病人的風險,給予適當的藥物,可能包含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或接受較侵入性的電燒灼等手術。 一名80歲年邁的女性,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孩子的起跑點,是人生的第1個階段,根據衛福部2015年「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通報」調查指出,5成的慢飛天使是在滿3歲、進入幼兒園後才發現,甚至滿6歲後才通報遲緩,錯失早期介入的機會。許多4、5歲有動作協調問題的孩子因為已經會走路及跑來跑去,而讓家長忽略了他們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