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熬夜玩手機 青少年易增加憂鬱降低自尊

熬夜玩手機 青少年易增加憂鬱降低自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透過手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他人最新資訊,是不少青少年遲遲無法放下手機的原因之一。然而,根據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會影響睡眠,增加憂鬱情緒的產生及降低自尊與因應能力,家長要特別注意!

夜間使用手機與不良睡眠行為正相關

該研究由西澳莫道克大學研究者主持,是首次就夜間使用手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所進行的長期研究,此研究歷時4年,追蹤1,101名13~16歲的高中生。結果發現隨著時間推移,夜間手機的使用和不良的睡眠行為呈現正相關。睡眠行為的變化受到先前夜間手機使用的變化影響,進而影響隨後增加的憂鬱情緒和外化行為以及降低的自尊與因應能力,同時也伴隨著較低的學業表現。

讓孩子知道正確且有限度的使用手機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上述研究證明,熬夜玩手機的青少年易有心理健康問題,此階段的青少年多以同儕為重要他人,且手機幾乎是和朋友聯繫或交友社群的重要工具,身為父母,不需阻止孩子使用手機,但重要的是必須讓孩子知道正確且有限度的使用方式。

葉雅馨主任形容,夜間手機使用,有點像社交媒體的吸血鬼,從和朋友通訊、下載音樂、玩遊戲…等,總是讓青少年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造成家長的壓力,常常半夜醒來卻發現孩子怎麼還在滑手機?就連青少年也常常不自覺的身受其害,無法控制自己拔掉情緒的插頭,讓自己放鬆去睡覺或回到規律的作息。

父母以身作則遵守手機健康使用規範

如果父母決定購買手機,務必設定健康使用規範,例如做完功課才可用,最晚玩到11點,然後堅定的執行,同時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可別自己長時間盯著手機,轉過身卻叫孩子放下手機,那效果可是大打折扣。

睡眠異常應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大腦有一定的生理節奏,就像出國常會因時差造成睡眠改變而感到不適一樣。不管憂鬱或焦慮,「睡眠狀況」就是判斷青少年身心健康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若睡眠狀況發生異常,家長便可以考慮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若要擁有一口好牙,從小保護牙,就不怕老來缺牙問題!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從103年起,持續不斷辦理全國暨各區潔牙觀摩活動,今年更有來自20縣市的46所學校參與。牙醫師公會表示,潔牙的正確技巧及習慣一旦建立後,對日後口腔健康的維護能發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6歲許先生本身有痛風病史,日前一連參加多場秋節烤肉活動,雖然他對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保持禁口,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兼降低痛風風險」,不料中秋節過後,痛風還是發作,就診後經醫師解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少子化已經成為國安議題,晚婚晚孕,讓不孕患者增加,中醫師黃蘭媖表示,在人工生殖過程中,如果搭配中醫調整體質,如中藥、針灸、推拿、食療、飲食營養衛教等,就能增加懷孕機率。   擁有30年中醫臨床經驗的黃蘭媖,專精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腹腔沾黏、多囊卵巢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臨新生命的到來,除了滿懷欣喜與期待之外,懷孕期間母體將會面臨許多身體上的生理變化,包含子宮、卵巢、肌肉骨骼系統等。尤其是初產婦,常會在坐月子上面臨許多傳統的禁忌與困惑,許多建議更如雪片飛來,無所適從,產後如何好好休息調養,可真是一門學問!古代中醫認為:「產後氣血暴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