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海鮮、內臟不是痛風元兇! 這些低普林飲品更有風險

海鮮 內臟不是痛風元兇! 這些低普林飲品更有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6歲許先生本身有痛風病史,日前一連參加多場秋節烤肉活動,雖然他對海鮮、內臟等高嘌呤食物保持禁口,但仍狂喝含糖果汁、啤酒助興,以為「可以補充纖維素兼降低痛風風險」,不料中秋節過後,痛風還是發作,就診後經醫師解說才恍然大悟:「原來含糖飲料與啤酒會延緩尿酸代謝,根本就是痛風製造機」!

除少吃高嘌呤食物 含糖飲更可怕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蔡肇基表示,許多罹患痛風的民眾,誤以為是吃進太多含高嘌呤的食物造成,但其實高嘌呤食物並非痛風的決定因子,反而是含糖飲料如可樂、果汁以及啤酒等低普林飲料,才是引發痛風的關鍵因素,因為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會加速嘌呤合成,使尿酸不易排出,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風險,進而造成痛風。

啤酒花含嘌呤 啤酒成痛風主因 

此外,在酒類方面,相較於紅酒、白酒、威士忌等酒類,啤酒也是引起痛風的主因,因製造啤酒過程產生的啤酒花,包含許多嘌呤,並使體內產生許多乳酸,而乳酸與尿酸皆為需要排出體外的物質,而乳酸通常較尿酸強勢,當尿酸排出的量降低,便會引發痛風;有研究也顯示,每天喝2至3瓶啤酒的實驗者,痛風機率會比不喝酒的人上升2.5倍,堪稱是痛風製造機。

痛風未經治療 長期恐致關節壞光光

一旦痛風發生愈久,又沒有長期降尿酸治療,除了會造成關節紅腫熱痛外,產生痛風石的機會也愈高,蔡肇基強調,痛風石會誘發免疫反應,侵蝕破壞骨頭跟關節,嚴重時甚至整個關節會像骨折一樣斷裂掉,即使選擇手術,傷口仍會經常潰爛,導致細菌感染,需長期服用抗生素對腎功能有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 

聽診後背下肺葉發現「爆裂音」 當心肺變成菜瓜布

罕見頸畸胎瘤恐致命? 醫籲及早治療勿拖延

藍鑽魚骨線助抗皺紋? 王善民醫師:拉力大客製逆齡是優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截至109年3月底大同區學齡前幼童適齡接種完成率為65.69%,而滿5歲至國小入學前預防接種完成率為48.99%,較去年同期降低6.07個百分點。預防接種重要 避免病毒威脅臺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廖秀媛主任呼籲,家長在預防新冠肺炎感染時,除教孩子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1名在科技公司上班的36歲男性工程師,發現自己最近經常眩暈,有時還伴隨耳鳴,原以為是工作操勞、壓力大所導致,想等工作告一段落時再就醫。但某日洗澡時竟在浴室嚴重眩暈而跌倒,且左耳的聽力日漸減退,驚覺不對勁才趕緊就醫,卻為時已晚,醫師表示,錯過了治療黃金期,即使眩暈症狀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陰性乳癌越治療,體力越差?一名55歲工廠女作業員「自摸」摸到乳房硬塊,就醫確診為局部晚期三陰性乳癌,一邊煩惱「自己還能活多久」,一邊又擔心治療時無法工作,會讓家中不是很寬裕的經濟雪上加霜。徬徨之際,幸好她接受醫師的建議,嘗試免疫治療合併化療,迄今7個多月,病況控制穩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不僅帶來健康的威脅,也讓製藥產業受到波及。中國是藥物原料的主要生產國之一,許多人擔心疫情影響藥物供應,將出現無藥可醫的狀況。食藥署表示,對此已推行相關應對措施,在防疫的超前部署要求之下,要求藥廠清點藥物,特別是對於需求量大的慢性病用藥,確保台灣有足夠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