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晚婚晚孕衝擊少子化 中西醫合併治療事半功倍

晚婚晚孕衝擊少子化 中西醫合併治療事半功倍

【NOW健康 林芊聿/綜合報導】少子化已經成為國安議題,晚婚晚孕,讓不孕患者增加,中醫師黃蘭媖表示,在人工生殖過程中,如果搭配中醫調整體質,如中藥、針灸、推拿、食療、飲食營養衛教等,就能增加懷孕機率。

 

擁有30年中醫臨床經驗的黃蘭媖,專精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腹腔沾黏、多囊卵巢綜合症、卵巢機能退化等婦科疾病,擅長中醫辯證調整體質,協助許多不孕夫妻順利完成人生功課。黃蘭媖表示,在懷孕上,女性受限於生理結構因素,這是相當現實又殘酷,一旦過了35歲,卵巢機能迅速降低,受孕機率減少許多。即使幸運受孕成功,流產風險也比年輕女性增加許多。

 

「年紀越大,想要順利產下健康的孩子,難度越來越高」黃蘭媖建議不孕患者,應該透過西醫先解決生理上的問題,再藉由中醫來調整體質,針對不同月經周期狀態,給於不同的療法。臨床顯示,如果不孕患者同時尋求西醫、中醫的協助,治療效果更佳,中醫提供中藥、針灸、推拿、食療,以及飲食營養衛教等,在調整體質後,有效強化精子和卵子的品質,提升子宮孕育機能,當然就會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除了高齡、不良的生活作息、生理結構等因素之外,黃蘭媖說明,壓力、心情的調適,也會影響受孕機率,因為壓力沉重,就會影響內分泌及免疫機能。黃蘭媖英建議,如果計畫在1年後懷孕,女性至少要在3至6個月前就應該接受中醫調理體質,讓身體調整到適合懷孕的狀態,當然自己應該盡量放鬆心情,尋找適合自己的抒壓方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46歲陳女士睡覺時鼾聲如雷,連自己都被吵醒,5年前就醫檢查竟意外發現罹患晚期肺腺癌,令她難以接受,因為自己從未抽菸,規律運動,甚至一度悲觀到寫下遺書,在姐姐的安慰下,才燃起了求生意志,接受雙標靶治療,迄今已經4年,腫瘤幾乎不見且尚未復發。 台灣1年新增1萬3千多名肺癌患者,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15歲的青少年,牙齦持續腫脹己有二個多月,到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檢查發現其左側下顎第二小臼齒的中央咬頭有磨耗,頰側牙齦處出現瘻管,觸診時會感到疼痛,對冷溫測試沒有反應。進一步在X光攝影檢查下發現該牙齒的牙根未發育成熟,並伴有根尖病灶,診斷為牙髓壞死合併慢性根尖膿瘍。經...

閱讀詳情 »

確認懷孕的那一刻令人喜悅,但是真正能感受到小生命的存在,則始於感覺到胎動的瞬間!胎動,不只讓孕媽咪感動,更是觀察胎兒生命活力的重要指標。 胎動的奧妙 胎兒在Say Hi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怡萱解釋,16周以前的胎兒因為還正在發育,體積不大、肌肉的力量也尚未成熟,所以孕媽咪一般不會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