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傷害怎麼辦? 謹記關鍵5步驟

熱傷害怎麼辦? 謹記關鍵5步驟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當夏天來臨之際,尤其近日雨後高溫,時不時氣溫會突破歷史新高,因而導致有人因熱衰竭或中暑而被送入醫院治療。醫師提醒,若不及時處理熱衰竭或中暑,身體持續的高溫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不得不慎!

熱衰竭惡化恐進展程中暑

奇美醫院廖家德醫師表示,熱傷害是指身體在酷熱的環境下無法有效維持正常體溫,進而產生不適的症狀,而最常見的熱傷害疾病就是熱衰竭及中暑;熱衰竭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會惡化並進展到最嚴重的中暑,換句話說,熱衰竭可某種程度上視為中暑前兆。

廖家德醫師補充,熱衰竭與中暑最大不同是,熱衰竭會使體溫升高,但不會超過攝氏 40 度,並伴隨噁心、嘔吐、出汗等,而中暑不僅體溫會超過攝氏 40 度、皮膚呈現乾燥且會有中樞神經異常的症狀,如意識混亂、意識不清、情緒不穩、說話不清不楚等症狀。

中暑死亡率高達8成 高危險族群應當心

廖家德醫師指出,以中暑來說,死亡率高達30-80%。常見的中暑案例為年輕族群,因運動競賽或體能訓練時產生中暑症狀;罹患心血管、神經或身心相關慢性疾病的年長者,體溫調節的能力比一般人來得差,容易有傳統型中暑的風險;此外,長期服用抗膽鹼藥物可能會抑制排汗;降血壓藥物如抗交感神經藥物也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系統對體溫的調節;孕婦或被單獨留置在密閉汽車中的幼童都是高風險者。

蔭涼、脫衣、散熱、喝水及降溫邊送醫

廖家德醫師強調,在送醫治療前,都應先1.將患者移至陰涼處、2.脫掉多餘的衣物、3.持續往患者身上灑水降溫,將冷毛巾敷在患者的頸部、雙側腋下及鼠蹊部,灑水動作不可中斷、4.如果沒有出現噁心嘔吐或意識不清的症狀,患者可以喝濃度在 0.1-0.2% 的食鹽水或運動飲料來補充水份及電解質、5.讓患者保持躺平的姿勢,抬起患者雙腳高於頭部的位置,有利於下肢血液回流、6.邊降溫邊送醫;這麼做不僅能減緩身體的進一步傷害,也能增加患者獲救的機會。

廖家德醫師再次提醒,不管熱衰竭或中暑都是容易致命的急症,但若能做好「邊降溫、邊送醫」的緊急措施,便可以將危險的程度降到最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降溫,檢驗件數開始下降,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每日最大量約可檢驗5800件,每日約檢驗1000件左右,由於量能有餘力,指揮中心決定開放有需要的民眾,都可以到指定醫院自費篩檢,費用約5千至1萬元,但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強調,台灣目前環境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40多歲中年男子失業之後沉迷於電玩,幾乎足不出戶,每天醒來就開始盯著電腦螢幕,1天起碼打上15個小時的遊戲,結果現在視力越來越差,靠著家人扶持下進入診間,醫師檢查發現他的水晶體竟然全熟,屬於嚴重白內障。 萬芳醫學中心眼科主任吳建良指出,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長時間盯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它的到來是預告天氣要開始炎熱了!此時稻子已結實成「種」,稻子榖粒上也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而此時農民忙著割稻播種,因此芒種又稱為「忙種」。茄子是當季的營養優等生,聯安健康廚房主廚陳彥志,以巧妙的烹飪手法將茄子變成鰻魚!讓蔬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案442,為一名20多歲男性,今年2月赴俄羅斯就學,5月25日晚間(台灣時間5月26日凌晨)與其他95名國人集體搭機至日本轉機返台。嗅覺喪失、全身倦怠 追蹤匡列接觸者指揮中心指出,個案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