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到暈頭轉向 想要解熱趕緊這樣做

熱到暈頭轉向 想要解熱趕緊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日頭赤炎炎,各地氣溫也跟著飆高,不僅不少人紛紛出現頭重腳輕、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等症狀,就連因中暑就醫的人數也跟著增加;面對炎熱所造成的傷害,究竟能如何緩解呢?

中暑醫學名稱為熱衰竭 嚴重恐休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余文瑞表示,一般俗稱的「中暑」,在醫學上正式名稱應叫做「熱衰竭」。其因高溫造成人體身體的不適,當人體無法藉由排汗將體內過多的熱氣排出體外,或是過度喪失水分以及電解質,就容易產生噁心、頭暈、全身虛弱無力、頭痛,甚至還可能出現暈倒、休克的情況。

溫差大恐使散熱效果差 兒童、年長者為高危險群

余文瑞主任提到,夏天人潮多往室內聚集,但當人們從炎熱的戶外進到冷氣房內,此時因高溫與低溫交替,原本擴張的血管,馬上收縮,導致皮膚表面涼了,但實際體內的溫度卻還是過高沒有達到散熱效果,進而發展成熱衰竭;所以,從戶外進入冷氣房時,應先將身上汗水擦乾,讓自己休息幾分鐘後再進入冷氣房內,即可防範熱衰竭發生。

余文瑞主任說,除了應避免高溫曝曬外,因兒童的體積小,相對其表面積較大,所以兒童對熱較敏感,易因高溫造成熱衰竭;另外,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年長者,對於溫度變化也較敏感,因此要特別謹慎注意。

若不慎中暑 這些方法可降溫

余文瑞主任建議,若不慎發生中暑,應將患者移至陰涼處,揭開較厚重的衣物,持續以風吹拂;若患者意識還清楚,可補充濃度加鹽的水,或含有電解質運動飲料來補充水分,且避免飲用冰飲,因這並不利於身體散熱、循環,應以常溫水補充較適宜,必要時應盡速就醫,才能避免遺憾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24歲的羅小姐,工作需要往返台日兩地,今年冬季在日本工作時感染流感,嚴重高燒、全身肌肉痠痛疲憊不堪,日漸無法順利工作,夜間也不適難眠,嚴重影響生活。所幸當時服用單次口服抗流感病毒藥物,24小時內緩解了高燒和肌肉痠痛,穩定控制了病情,才得以重返生活崗位。重返流感季! 每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有一名50歲的陳先生,三年前接受雷射近視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成功擺脫沉重眼鏡。但過了幾年,卻發現看東西霧茫茫,就醫後確診為水晶體混濁阻擋導致視力0.4,確診白內障。以往接受手術治療,只能在術前測量度數,置放人工水晶體後,還是會有計算上的誤差值;所幸,目前最新的術中即時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為一口亂牙,總是讓你不敢露齒笑嗎?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因為笑容可以展現一個人的自信與親和力,更能帶來正能量,排列不整的牙齒除影響咬合之外,容易造成咀嚼功能不佳、易於蛀牙、牙周病,進而影響腸胃功能。所以整齊的牙齒不僅提升外貌及氣質,更在健康與功能上多一分保障。牙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小感冒、過敏、皮膚瘙癢、喉嚨發炎等疾病,走進藥局,在藥師指示下用藥緩解症狀,這就是「自我藥療」。食藥署2015年起,參照美日英等國家政策,推行「自我藥療」,民眾的輕微病痛到藥局就有藥可醫。藥師公會全聯會黃金舜理事長表示,小病的自我藥療,藥費可能比掛號費還便宜,民眾不用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