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讓孩子遠離3C 手部肌肉訓練看這裡

讓孩子遠離3C 手部肌肉訓練看這裡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

科技日趨發達,孩子越來越早接觸3C產品,手機與平板甚至成為有些孩子的專屬保母,雖然給了家長喘息的時間,但無形之中也剝奪孩子鍛鍊手部肌肉及精細動作能力的機會,因此許多小朋友在上小學之前,並沒有累積足夠的握筆寫字先備的能力,進而影響其學習能力及完成作業的速率。

幫助孩子學習寫字 訓練活動有這幾項

如何幫助孩子鍛鍊手部肌肉及精細動作能力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職能治療師蔡欣芸列出以下幾項相關能力並提供練習活動的建議。

一、肩胛肌肉關節的穩定性及動作控制能力:單槓、盪鞦韆、翹翹板、彈簧床、拔河、雙手站立推牆、手撐椅子抬屁股等。

二、手肘及手腕的穩定性及動作控制能力:手撐椅子抬屁股、轉門把、擰毛巾、使用湯匙舀食物進食、翻紙牌、手心向上拍氣球、在桌面下貼貼紙、將黏土壓扁等等。

三、手部關節的穩定性及動作控制能力:

(1)手弓穩定:揉紙球並投到籃子裡、橡皮筋做造型、使用指尖封好夾鏈袋、打洞機、擦乾碗盤。

(2)手掌兩側分化:噴水槍、手部模仿動作、貼紙畫、鑷子夾豆子或棉花、黏土正方體、排骨牌。

(3)虎口穩定:使用特殊形狀畫筆著色、使用膠水、射彈珠遊戲。

(4)掌內操作能力:串珠、投硬幣進入存錢筒、手中翻轉錢幣、翻紙牌

四、上肢雙側協調能力:雙手同時在直立版面上畫對稱性圖形、串珠、搓黏土、球類運動、摺紙、撕貼畫。

五、觸覺及運動覺

(1)觸覺:袋子裡找特定形狀目標物、黏土中找藏起的彈珠或硬幣

(2)運動覺:手部模仿動作、連連看、投沙包或紙團

六、視覺動作整合能力:著色畫、拼圖、連連看、走迷宮

七、視知覺能力:尋找物品、圖卡配對、拼圖。

放開3C產品 把握學習關鍵期

蔡欣芸職能治療師表示,握筆寫字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備的能力,攸關孩子的大腦發展與學習的效率;讓孩子放開手機與平板,把握學習握筆寫字的黃金期,每天透過一些小遊戲,不僅能鍛鍊孩子的手功能及精細動作能力,還可以幫助孩子大腦的發展,為孩子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50歲的張女士,睫毛常有白色屑屑,眼睛不紅、不癢也不痛,原以為是眼妝沒卸乾淨產生的眼屎,但半年來白屑越來越多,而且沒上妝時也一樣,直到至醫院檢查發現,其每根睫毛根部都包覆一圈類似頭皮屑的東西,將拔下的睫毛放在顯微鏡下查看,竟有毛囊蠕形螨蟲在蠕動,若不治療可能造成毛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C族快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烏龜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越來越多人因長期使用3C產品姿勢不正確,頭頸向前傾、背部拱起,從側面看就像烏龜探頭般,形成俗稱的「烏龜頸」,不僅難看,也影響頸椎健康。除了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外,也有不少家長帶著發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十四歲的國二男生,近期情緒不穩,表現易怒又不耐煩,就連父母關心他是否吃飯、洗澡都默不回應,甚至有時生氣到用力甩門,躲進房裡,在學校的成績更是直直落,上課也經常趴著睡覺;家長內心掙扎很久,才帶他到身心科求診。結果被診斷為「侵擾性情緒失調」,且有憂鬱和焦慮傾向。易怒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107年07月中旬接獲醫院通報一位男性泳客因感冒症狀住院,確診退伍軍人病,調查後發現個案可能感染期曾至游泳池游泳。因游泳池屬於親水性環境,列為可疑環境感染源,衛生局至游泳池抽驗,結果游泳池之蓮蓬頭、廁所水龍頭檢出退伍軍人菌陽性,該局立即通知管理單位,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