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熱到汗流不出?當心已嚴重「熱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熱到汗流不出?當心已嚴重「熱傷害」

時序漸入炎熱的夏季型態,多屬於高溫炎熱的天氣,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將大幅增加,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熱傷害,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1)保持涼爽/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

2)補充水分/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2千c.c.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3)提高警覺/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及太陽眼鏡。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及相關防護措施,宣導預防熱傷害、工作重新調整分配,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6小時。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症狀。

汗流不出、頭痛等症狀 恐怕是熱傷害徵兆

國民健康署提醒,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電解質飲料,儘速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上班族壓力大,工作繁重、業務繁忙、不定時加班, 搞得自己半夜睡不著覺,不只早上沒精神, 皮膚變粗糙、健康退了一大步。   小孩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情緒也受壓力影響, 常覺得睡不著、煩躁、頭痛…   直到我看見了低氘水! http://ddw-cancer.org...

閱讀詳情 »

(節錄自匯流新聞網 陳鈞凱 2019年1月18日報導) 台灣老化研究有新發現! 國衛院今(18)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長期追蹤觀察逾2千名身體功能正常的國人5年, 研究首次發現,身體功能衰退速率與血液中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有關, 尤其顛覆一般想像,研究意外發現, 當糖化血色素濃度偏低,即使仍在正常範圍...

閱讀詳情 »

米飯為東方人的主食之一,尤其以臺灣來說,不管是在自助餐、火鍋、合菜等,米飯更在一餐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除白米飯之外,糙米及紫米亦為國人常見的米飯種類,又一般民眾認為「糙米、紫米、白米」何者營養價值最高呢?Pollster波仕特即時線上市調網針對1,550位13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 Pollster...

閱讀詳情 »

(節錄自三立新聞網 PetTalk:說寵物) 每位毛爸媽一定都希望能與心愛的毛寶貝相處時間越長越好, 也不希望毛寶貝有得到癌症的機會, 因此我們就有必要好好的了解: 為什麼毛孩會得癌症? 造成癌症的原因有什麼? 以及該如何去面對腫瘤的問題?   家中有養了13年的貓咪, 正值高齡,最怕有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