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燒燙傷口溫潤照護 助眠安神撫平創傷

燒燙傷口溫潤照護 助眠安神撫平創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隨著燒燙傷、爆炸案議題升溫,民眾已漸漸了解如何處理突發意外、傷口護理等,亦知,不可相信毫無根據的民間偏方,如椰子水、來路不明的膏藥等。那麼,就傳統中醫而言,有無可幫助傷口復原、降低疼痛等等的中藥材,可緩解受傷患者的痛呢?
中醫師張峰銘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現代中醫對於傷口照護觀念與時俱進,以傷口清潔與保護、避免感染為基本原則,其次減輕傷口疼痛,再來促進傷口修復與皮膚疤痕修復;而日常生活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生食海鮮、煙酒、冷飲、刺激性辛辣胡椒、含咖啡因的咖啡、茶等。
那麼,中醫如何處理燒燙傷呢?中醫師張峰銘指出,第一、二度的燒燙傷,在急性期外敷會以三黃粉為主(大黃、黃芩、黃連)敷貼於患部表面,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效果,急性期過後再以紫雲膏、金創膏為主,活血化瘀、溫經通絡、去腐生肌,以加速傷口癒合。
張峰銘醫師強調,若遇到傷口反覆不瘉超過正常時間,則應考慮「久病多虛兼瘀」,如糖尿病久不癒傷口或長期臥床的褥瘡;治療上,氣血虛者可以配合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等益氣補血,瘀重者酌加紅花、丹參,促進皮膚組織活化與生長。但對於較嚴重的第三、四級燙傷,因已傷及皮下組織,甚至肌肉骨骼,建議第一時間救治傷者方式,還是儘速送往醫院的燒燙傷中心治療為宜。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火」又敬畏又害怕,許多民眾在燒燙傷之後多有創傷症候群之症狀。中醫師張峰銘表示,其實,中藥在安定心神方面有很多有效藥方。針對個人「體質差異」中醫強調「辯證論治」,因此心神不寧的原因人人有別,依據創傷症候群症狀表現不同而有不同論治藥方,基本分六型。
一、肝鬱化火:多有煩燥易怒、胸悶自汗、口乾面赤、月經不調、小便澀,舌偏紅、苔薄黃、脈弦數者。治以加味逍遙散加減。
二、痰熱內擾:虛煩失眠、胸悶有痰、噁心嘔吐、驚悸不寧、苔膩、脈弦滑者。治以溫膽湯加減。
三、心脾兩虛:平時就有貧血傾問題,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食少体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薄,脈細緩者。治以歸脾湯加減。
四、心虛膽怯:虛勞虛煩不得眠、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乾口燥、舌紅、脈細弦者。治以酸棗仁湯加減。
五、陰虛火旺:健忘怔忡,心煩少寐,心悸神疲,夢遺失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天王補心湯加減。
六、熱毒赤盛:狂躁心煩、口燥咽乾、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吐血衄血、熱甚發斑、癰腫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者。治以黃連解毒湯加減。
中醫師張峰銘說,肝鬱化火治以加味逍遙散加減。痰熱內擾治以溫膽湯加減。心脾兩虛治以歸脾湯加減。心虛膽怯治以酸棗仁湯加減。陰虛火旺治以天王補心湯加減。熱毒赤盛治以黃連解毒湯加減。若心神不寧輕者加茯神、遠志、合歡皮;若心神不寧稍重者加龍骨、牡蠣;若心神不寧嚴重甚影響神志者考慮加入金箔、沉香,以安神醒腦開竅;若更兼熱毒赤盛,影響及腦則應考慮加入牛黃,牛黃有清心涼肝、清熱解毒、息風鎮驚、醒腦開竅之功效,對於慢性神經疲勞、緊張焦慮、夜睡不寧,甚至是體內長期發炎、高熱不退、難治疼痛等有奇功之效。
創傷症候群依據體質辨証分型,表面上看似乎很明確;然而,張峰銘醫師指出,臨床上,常發現來就診患者體質多是夾雜,甚至療程中証型變化,故有需求民眾,不建議自行按圖索驥,對號入座,應尋求合格中醫師就診或諮詢相關藥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892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daliulian) 有人誤解洗牙是把牙齒洗乾淨,洗白。其實洗牙的美白功效有限,因為洗牙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漬、牙垢,不會改變牙體本來的顏色,如果是牙齒色素沉積需要通過牙齒漂白或牙齒修復等方法才能美白。 洗牙最重要的還是要去除牙結石,這是唯一可以快速清除牙結石的手段。不過牙結石一定要清嗎?牙...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片來源dentistfontana) 刷掉牙菌斑 用着色劑確定牙菌斑的位置。牙菌斑肉眼幾乎不可見,因此想知道有多少牙菌斑在牙齒上是很難的。為了搞定這點,你可以在雜貨店或藥店買「顯色片」。把它嚼了之後,牙齒上的牙菌斑就會被染成鮮紅色,這樣就能很輕易的對牙齒上的牙菌斑進行定位,然後針對這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生過孩子的女性,由於胎兒抗原會誘發母體產生不同於自身的白血球抗體,隨著懷孕的次數增加也使得抗體發生的機率越高,受血者若不慎輸用此類血品,可能會有嚴重反應。104年7月一日起,男性血漿優先供應臨床輸血,女性輸血者不論懷孕與否,皆會事先做白血球抗體的篩檢,才不會捐血一袋反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結石的患者,多是在痛到不行的時候就診才發現病症,其實出現結石多和飲食息息相關;藥師陳佳玲指出,不只飲食攝取,就連平時服用的藥物恐都會埋下結石的危險因子。 部分藥品易改變尿液酸鹼值 恐生結石 腎結石一旦發病恐痛死人,尤其結石生成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患者初期多難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