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營造安全家居:浴廁篇|Baby's talk 居家安全篇3

營造安全家居:浴廁篇|Baby's talk 居家安全篇3

浴室是家中容易發生意外之處,尤其家有長者或孩童,更應注意浴廁環境的安全!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提醒,浴廁最重要要保持乾燥,避免濕滑、積水,另可視需求考慮加裝安全扶手,以減少跌倒的風險。

 

營造安全家居:浴廁篇|Baby's talk 居家安全篇3

 

浴廁環境改善重點:

 

1. 浴廁建議可採乾濕分離,並加上止滑墊或防滑地磚,避免地面濕滑跌倒。

 

2. 經常清理排水孔,避免淤塞積水。

 

3. 浴室可安裝抽風機,或洗澡後開窗,保持浴廁環境通風乾爽。

 

4. 腳踏墊應備有防滑功能,或加上止滑墊,避免移位。

 

5. 浴廁的門應可從外面開啟,以免幼兒不慎反鎖在內。

 

6. 避免強壓重量在壁掛式洗臉檯上,或將嬰幼兒放置於洗臉檯中,以免發生危險。

 

7. 若家有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可在馬桶、洗臉檯、浴缸旁加裝安全扶手,預防跌倒。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胡念之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延伸閱讀:

【如何預防跌倒】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331

【浴室防跌有撇步】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594

【居家環境潛藏危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22

【營造安全家居:客廳篇】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29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營造安全家居:浴廁篇|Baby's talk 居家安全篇3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范綱儀/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分析現今疫情,認為仍維持著「二大(桃園、高雄)二小(雙北、宜蘭...

閱讀詳情 »

記者 張耀元/台北報導 一名住在台東成功鎮的70歲老婦人在社工定期訪視時,才被家屬發現不知去向,所幸老婦人平時配戴的手錶具有定位功能,社工當下協助家屬查詢GPS定位,最後在住家後樹叢尋獲婦人。 ▲GPS手錶與LINE結合。(圖/智慧時尚提供) 根據失蹤老人協尋中心統計,2020年全國65歲以上失智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二大二小」傳播鏈還在燒,從桃園、高雄、雙北到宜蘭,幾乎天天都冒新確診個案,影響所及,遭匡列必須居家隔離的人數暴增,不少人抱怨被迫「隔離過年」。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下午公開表達歉意,強調「很抱歉!為了整體疫情」得讓他們在集檢所或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Omicron也有中重度病人,甚至隱藏期長達20天的病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8)日公布,境外移入的Omicron個案再多一名中重度病人,該名50多歲個案一入境就採檢陽性,且當日就出現症狀,血氧濃度一度掉到只剩94%,趕緊給予瑞德西韋治療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