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父母必知「睡眠儀式」 養出好睡寶寶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

父母必知「睡眠儀式」 養出好睡寶寶

晚上就寢前,往往是親子雙方最疲倦的時段,一旦孩子仍然吵吵鬧鬧,不肯上床睡覺,容易造成爸媽精神緊繃焦慮,一氣之下恐怕也沒有好臉色,對孩子、家長雙方都是負擔。獨立就寢的能力需要從小養成,作息、活動力、就寢三件事環環相扣。

小小孩床鋪不要太軟 以免蓋住口鼻

育兒專家林芝鈴說明,要引導孩子入睡,首先可以營造好的氛圍,藉由「睡眠儀式」促進睡意。燈光調暗、窗簾拉上,用溫柔的語調提醒孩子睡覺。床鋪不要選擇太軟,以免蓋住口鼻、影響呼吸的風險,硬度介於比硬板床還軟、比軟墊還硬為佳。

假使孩子需要抱著哄睡,擺動不要太大,緩而輕的拍打屁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講晚安故事哄睡,語調不要太戲劇化,以輕柔語調營造睡意。如果孩子經常半夜醒來,要當心是不是有奶量不夠的問題,造成孩子飢餓醒來。如果孩子晚上喝奶後數小時才睡覺,可再補喝一些奶,防止中途飢餓醒來。

中午到下午間可以午睡2至2.5小時

孩子白天怎麼睡,才不會影響夜間睡眠?林芝鈴專家表示,中午到下午間可以讓孩子有個2至2.5小時的午睡,才能支撐下午至晚上的體力,如果是比較小,1歲內的寶寶,需要睡眠的總時數更長,晚上5到6點時可再加小睡30分鐘。不要因為小睡時間過長,或混亂的睡眠,影響晚上的睡眠。

通常孩子的不規律性睡眠最容易發生在外出時,年幼的孩子出外時最好可以將推車上方罩子蓋下,減少新奇事物造成視覺過度刺激,也讓孩子知道是要休息的時間。如果讓孩子接受到大量刺激,容易增多情緒反應,晚上也會比較難入睡。可以在孩子5至8個月大時試著到公園,不僅聲音刺激低,還能多看綠色植物護眼。

「放電」好入睡?事前準備齊全 降低家長擔憂

當孩子會走會跳時,不少家長會帶小孩子出去「放電」,以幫助孩子夜間更好入睡。公園會是許多家長的選擇之一,但是公園遊樂器材是半開放式的場所,遊玩的孩子年齡混雜,擔心小孩的安全問題,該怎麼辦呢?林芝鈴專家說明,帶小小孩到公園,避開國小生放學的時間、正中午,中間空檔最佳的時間會落在3、4點時。若是學步兒,可考慮去親子友善公園。

一般公園內,會走、走得穩的孩子佔大多數,有些孩子玩得開心,會不愛家長頻頻跟前跟後。要降低家長內心的擔憂,事前準備齊全很重要,可以評估孩子能力是否已可自如行動,如蚊蟲藥、點心等。如果孩子在公園內與其他孩子不小心發生碰撞,除了保護孩子,也別忘了給予對方尊重。孩子與其他孩子交際的第一步或許在公園,學習互相尊重是孩子也是家長的課題。

 

【原文章請見:父母必知「睡眠儀式」 養出好睡寶寶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歲王姓老翁,半年來解尿出現困難,除了要站很久才能尿出來,還時常有尿完又尿不乾淨的感覺,到泌尿科看診經檢查後,發現患者攝護腺不平滑並有硬塊,安排切片確認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建議患者進行根除性的攝護腺手術。 腹腔攝護腺根除手術 傷口小出血少 傳統攝護腺手術後需住院1...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越無憂無慮活越久是真的!根據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該研究以英格蘭9,365名平均年齡63歲的成人為對象,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以問卷測量參與者的生活愉悅度,並觀察其與死亡率關係的測量。 有較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鋒面過境又要冷颼颼,氣溫溜滑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當心!告別暖洋洋的好天氣,昨日入夜後受鋒面通過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氣溫明顯有下降趨勢,各地可能出現攝氏13度的低溫,氣象局也預計至少會冷5天。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會增加2%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現代人由於生活與工作型態的轉變與壓力,時常會有脊椎問題,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運動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際氣功養生聯盟理事長李章智老師表示,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或3C產品,像是上班族在電腦前坐一整天就容易彎腰駝背且脊椎負擔過重,頸椎也會自然往前傾,又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