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爺爺病後如著魔! 原是因「譫妄」作祟

爺爺病後如著魔! 原是因「譫妄」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南1位86歲的爺爺,日前因嚴重的肺炎併發呼吸衰竭入住加護病房,治療一週後,爺爺已可移除呼吸器,轉至普通病房休養。但奇怪的是,爺爺以前非常健康,還可以騎腳踏車趴趴走,但這次在加護病房治療後,竟然虛弱的連從床上坐起都有困難了,也無法下床活動,家人更發現,爺爺晚上會有胡言亂語的現象,甚至連家人都不認得。
老人有三多 避免醫療碎片化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老年科主治醫師楊登棋表示,台灣的老年人口約占人口比率的12.51%,預估在2025年時,將會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這現象顯示出台灣醫療問題,像是「照護模式碎片化」等,而且就老年人來說,有所謂的「三多」,即病多、藥多、醫療資源使用多,簡單來說,就是老年人的醫療照護較為不同,因老年人的問題多半無法用單一原因解釋、表現不明顯、若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會急遽惡化、治療效果較差、復原相對緩慢、疾病與其相關的治療風險較高、更需藉由復健來恢復罹病前的身體功能。
譫妄+功能衰退 長者意識不清
以案例來說,爺爺轉到病房後,產生了兩大問題,一是急性譫妄,二是功能衰退,這2個問題,絕非單純老化所造成。楊登棋醫師解釋,所謂的「譫妄」就是一種短暫、可回復的症候,急性發生且有波動性,多數與內科疾病相關,其表現除難以專注,有溝通的困難,也有可能出現焦慮、焦躁、日夜顛倒,甚至幻覺。在急性住院的老年人身上很常見,主要以混亂評估方法來評估是否有譫妄,急性發作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並合併有意識改變或無組織的思考,就可確診。老年人一旦發生譫妄,不僅延長住院天數,死亡率也提高。
譫妄 預防比治療重要
預防譫妄的發生比治療還重要!目前譫妄的發生原因仍不明,醫學上僅知年齡大於65歲、男性、視力或聽力障礙、腎臟或肝臟疾病、脫水等危險因子與誘發因子有關,如使用鎮靜藥物、入住加護病房、感染、貧血、外科手術等。建議可透過給予足夠的水分、營養與睡眠,病房掛時鐘、日曆,常常告知病患有關人、時、地的資訊以增加病患定向感,讓病患可以感到安心,並在身體狀況許可的範圍內盡量活動。
全面評估 找出功能衰退主因
至於功能衰退,則發生原因,如久臥、因住院帶來的限制、不熟悉的環境、或沮喪等等,予以適當的支持與鼓勵,並以積極的復健來恢復罹病前的身體功能。針對虛弱長者,應配合全面而詳盡的評估,如心理、生理、社會功能等面向,才能找出潛在的所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4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想要長高,最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就是運動。每天規律且適度運動,能讓身體在睡眠時更放鬆、生長激素分泌更加穩定;再加上骨頭不斷接受刺激,也會提升骨密度。但每天運動對很多大人而言需要相當的意志力,更何況是小朋友,於是如何給予孩子們願景、培養出運動興趣,專家適時提供引導就顯得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天氣轉涼,又讓你「哈啾」噴嚏打不停嗎?台灣過敏源充斥,不分季節都可能產生過敏反應,遇上家裡毛小孩掉毛,或是溫差巨大變化,鼻過敏患者會出現鼻子發癢、打噴嚏、流清水般鼻涕或鼻塞的情況。   李宏信醫師表示,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達9%,小一學童攀升到19.8%,小六時更高達7成,因此,近視防治需向下紮根。研究發現戶外活動,對於近視者度數控制有30%的效益,若接受眼科醫療控制可達50%以上的效益,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謹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飲酒人口及飲酒量持續增加,根據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酒精不但會引起頭頸癌的形成,也可能會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同時也會增加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包括食道癌、肝癌、大腸癌及乳癌等。頭頸癌列男性癌症的四位 ABC為三大危險因子頭頸癌名列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四名,其中包含口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