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治療搭配牙齦整形 讓她重拾清新自信笑容

牙周治療搭配牙齦整形 讓她重拾清新自信笑容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年約30歲的巫小姐,發現自己牙周病的問題導致牙齒開始慢慢變長、牙肉萎縮、牙齒的縫隙也愈來愈大,加上還有口臭的困擾,心裡直覺不安,深怕過些時候整顆牙齒都會掉下來,趕緊求助專業牙醫師診斷治療。牙周病治療完後又搭配牙齦整形手術,才讓她重拾燦爛有自信的美麗笑容。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且持續性的細菌感染疾病,好發在牙齦、牙周韌帶和牙床骨頭。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巫小姐是因為牙周細菌侵蝕牙床骨所引發的牙肉萎縮、縫隙變大,若不及時處理,牙周囊袋會隨著骨頭的流失越來越深,牙齦萎縮情形恐更加嚴重。

 

常見的牙周病類型可分為牙齦炎和成人型牙周病。初期罹患牙齦炎表徵為牙齦紅腫,偶爾刷牙會流血,此階段就會建議趕緊看牙醫,進行牙齒基本清潔,防止細菌不要持續往牙床骨頭下方侵蝕。若輕忽了初期發炎的急性期,牙周病菌將會持續往牙周囊袋內堆積,牙床骨會遭更多破壞。不僅牙齦萎縮、牙齒變長或紅腫有膿包,中重度的牙周病讓牙齒開始出現輕微搖晃,嚴重時可能不小心搖一搖,牙齒就應聲落下。

 

呂睿庭說明,牙周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傳統和雷射2種治療方式。傳統牙周病治療是利用手術刀將牙齦切開翻瓣,刮除牙齦內牙面的結石和汙垢,必須經過多次療程,尤其重度牙病患需多次清創。然而這種治療方式疼痛、傷口大、流血較多,術後復原也較慢,病患常有恐懼感。而水波雷射療法則是利用雷射能量與水氣結合,以水光子原理用來切除牙齒、牙骨和牙齦組織,能保留更多健康的結構,好處是傷口小、疼痛度低、復原也快速。

 

最好的做法是先用傳統開刀翻瓣至一半,再搭配水波雷射進行牙齦深層的清潔,藉由傳統工具將牙周病菌刮除乾淨,並做骨頭修整、最後進行縫合。呂睿庭解釋,若當中發現牙周結石深入至囊袋底部或牙根,就需補足牙床骨的缺損,約需3至6個月才能完成。

 

通常牙周病治療完後觀察2至3個月,若牙齦萎縮導致牙齦有高有低,尤其影響門面時就會不美觀,可透過牙齦整形調整為一致高度,若牙齦萎縮嚴重時可剪取上顎軟肉填補牙齦;另外一種情況是原本牙齒長度就偏短,此時可將原本的牙齦往上修整與治療後的牙齦等高,這樣就能露出適中的牙齒。其他包括牙弓過窄、智齒牙肉過多包覆前面大臼齒,也可使用水波雷射進行牙齦整形將多餘牙肉修掉,讓牙齒露出更完整,有助日後清潔。

 

罹患牙周病的因素很多,未做好牙齒與牙縫清潔通常是主因。呂睿庭提醒,牙醫師將牙周病菌清除乾淨後,病患返家後需切實做好正確清潔刷牙的居家保養,並遵照醫囑定期回診。尤其牙周治療完後4個月內是黃金修復期,也是2度復發高峰期,不應輕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首屆台灣醫療專業展覽登場,一共打造8個專館,其中生技製藥館集結上市櫃生計及製藥企業、集團,一次展出生技及製藥新技術、產品及研發實力。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也參展,期望國人更了解台灣藥品國際規格、行銷全球。國產藥品品質高 占健保使用量80%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西藥經營發展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此次醫療展,共計超過60家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展出,跨國性藥廠友華集團串聯旗下三大事業體聯袂參與。展場設計更巧妙結合眼球弧形元素,宣告今年將搶攻眼科市場的新興布局,並搭配展出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擬真模型,成為展場吸睛亮點。集團三雄分進合擊 開拓全球市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連續35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根據亞東醫院統計,接受四癌篩檢的民眾,每百人中有8位陽性。醫師提醒,癌症早期都無明顯症狀,及早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建議民眾主動進行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篩檢。四癌篩檢 每百人中有8位陽性根據亞東醫院統計,去年共有3萬7834人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長照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為能充分照護長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自2016年起推動社區居家照護,深入社區幫助弱勢、以及無法出門就診的病患,服務範疇包括安寧照護,到病人臨終後家屬的心理輔導,聯醫團隊都一併包辦。優良的照護品質,就連要求嚴格的柯P都非常誇讚。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