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治療搭配牙齦整形 讓她重拾清新自信笑容

牙周治療搭配牙齦整形 讓她重拾清新自信笑容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年約30歲的巫小姐,發現自己牙周病的問題導致牙齒開始慢慢變長、牙肉萎縮、牙齒的縫隙也愈來愈大,加上還有口臭的困擾,心裡直覺不安,深怕過些時候整顆牙齒都會掉下來,趕緊求助專業牙醫師診斷治療。牙周病治療完後又搭配牙齦整形手術,才讓她重拾燦爛有自信的美麗笑容。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且持續性的細菌感染疾病,好發在牙齦、牙周韌帶和牙床骨頭。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巫小姐是因為牙周細菌侵蝕牙床骨所引發的牙肉萎縮、縫隙變大,若不及時處理,牙周囊袋會隨著骨頭的流失越來越深,牙齦萎縮情形恐更加嚴重。

 

常見的牙周病類型可分為牙齦炎和成人型牙周病。初期罹患牙齦炎表徵為牙齦紅腫,偶爾刷牙會流血,此階段就會建議趕緊看牙醫,進行牙齒基本清潔,防止細菌不要持續往牙床骨頭下方侵蝕。若輕忽了初期發炎的急性期,牙周病菌將會持續往牙周囊袋內堆積,牙床骨會遭更多破壞。不僅牙齦萎縮、牙齒變長或紅腫有膿包,中重度的牙周病讓牙齒開始出現輕微搖晃,嚴重時可能不小心搖一搖,牙齒就應聲落下。

 

呂睿庭說明,牙周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傳統和雷射2種治療方式。傳統牙周病治療是利用手術刀將牙齦切開翻瓣,刮除牙齦內牙面的結石和汙垢,必須經過多次療程,尤其重度牙病患需多次清創。然而這種治療方式疼痛、傷口大、流血較多,術後復原也較慢,病患常有恐懼感。而水波雷射療法則是利用雷射能量與水氣結合,以水光子原理用來切除牙齒、牙骨和牙齦組織,能保留更多健康的結構,好處是傷口小、疼痛度低、復原也快速。

 

最好的做法是先用傳統開刀翻瓣至一半,再搭配水波雷射進行牙齦深層的清潔,藉由傳統工具將牙周病菌刮除乾淨,並做骨頭修整、最後進行縫合。呂睿庭解釋,若當中發現牙周結石深入至囊袋底部或牙根,就需補足牙床骨的缺損,約需3至6個月才能完成。

 

通常牙周病治療完後觀察2至3個月,若牙齦萎縮導致牙齦有高有低,尤其影響門面時就會不美觀,可透過牙齦整形調整為一致高度,若牙齦萎縮嚴重時可剪取上顎軟肉填補牙齦;另外一種情況是原本牙齒長度就偏短,此時可將原本的牙齦往上修整與治療後的牙齦等高,這樣就能露出適中的牙齒。其他包括牙弓過窄、智齒牙肉過多包覆前面大臼齒,也可使用水波雷射進行牙齦整形將多餘牙肉修掉,讓牙齒露出更完整,有助日後清潔。

 

罹患牙周病的因素很多,未做好牙齒與牙縫清潔通常是主因。呂睿庭提醒,牙醫師將牙周病菌清除乾淨後,病患返家後需切實做好正確清潔刷牙的居家保養,並遵照醫囑定期回診。尤其牙周治療完後4個月內是黃金修復期,也是2度復發高峰期,不應輕忽。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我都不知道我也可以畫出世界名畫!」小莉以前對繪畫都沒什麼興趣,兩個月前在職能治療師的帶領下接觸了數字油畫便愛上了,更主動的在活動中擔任解說介紹員,向民眾分享數字油畫的魅力。「這一點也不難,照著數字塗顏色就完成了,我還畫了米勒的拾穗呢!」小莉年約50,兩年前因情緒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製作人兼藝人沈玉琳今年多了「爸爸」的身份,過去25年來天天2包菸的他,為了女兒的健康,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陪女兒長大,下定決心參加「門診戒菸」。在12月24日滿48歲生日當天,用女兒的語氣在臉書宣布徹底戒菸成功,當爸爸後的第一個生日,讓網友盛讚他是愛家護女的好老爸,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總是一直癢、一直抓,愈抓愈癢、愈癢愈抓,不但造成入睡困難,連帶影響情緒,甚至課業。國內最新研究發現,睡前服用褪黑激素,可有效改善皮膚發炎程度,同時縮短入睡時間,成果已刊登於國際小兒科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 褪黑激素有助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今年40歲的王先生,3年前因感冒久久未癒,赴醫學中心檢查後,確診為鼻咽癌末期患者,歷經多次化放療效果均不理想,為了活命,他赴日尋求細胞免疫療法的一線生機,治療7個月後腫瘤縮小30%,副作用極低,但是,該治療法目前在台灣仍未合法。高雄醫學院細胞免疫治療室主任林成龍說明,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