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病釀缺牙!無法享受美食 他靠All- on-4一日全口重建

牙周病釀缺牙!無法享受美食 他靠All- on-4一日全口重建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怕看牙醫! 缺牙到只能吃寶寶食品

缺牙不是老年人專利!42歲的江先生因為從小害怕看牙醫,口腔多年未受妥善照顧,導致牙周病伴隨缺牙問題。曾試過做牙橋,甚至是多顆植牙,仍然造成許多生活困擾。

「我只能吃一些像寶寶的那種流質食物。」江先生無奈表示,當時用餐只能像自己的小兒子一樣,喝粥或必須把肉、菜剪小塊才能吃,也因為牙齒狀況不好,接連食慾也變差,常常吃一餐、餓一餐,或吃得不多。

缺牙恐致腸胃道出狀況 All-on-4重建咀嚼力

缺牙不僅有外觀問題,更會導致牙齦萎縮;咀嚼能力差也會造成腸胃道出狀況,影響營養吸收,甚至研究發現可能與失智症發生大有關係。

江先生因為植牙鬆動再次就醫,醫師發現他有骨質缺損及感染問題,植牙搖晃不堪使用,因此改以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治療。

收治案例的牙科診所院長康智為醫師表示,江先生的問題是自己的牙齒及舊的人工植牙都不堪使用,因此治療時把這些牙齒移除後,就變成全口無牙,這時候就非常適合利用All-on-4的方式,幫他在短時間內重建牙齒。

康智為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植牙需要事先進行4至8個月的補骨療程後,植入人工牙根靜待4至6個月才能裝上人工牙;All-on-4則是利用四支植體,在經過特殊設計的角度,避開骨質缺損的地方,植入在不用補骨之處,在植入人工牙根後,短短的12小時內,就能裝上一組臨時假牙。

不需補骨 短短1天就能正常咀嚼

康醫師說,完成全口重建後就能正常咀嚼,等植體與牙床癒合後,再換上永久固定式假牙即可完成療程,適用族群包括全口無牙、少牙、嚴重牙周病,甚至是常年使用活動假牙,想要轉成固定假牙的患者。

接受治療後的江先生,恢復良好的咀嚼力,不用再剪碎食物,也可以開心享用排骨、炸雞。醫師提醒,All-on-4配戴臨時假牙重建咀嚼力期間,應避免啃咬過度堅硬食物,換上永久固定假牙後,也要當作自然牙一樣做好清潔工作。 

【延伸閱讀】

慘!八旬翁必須天天吃胃散竟因「戴假牙」 他這樣做停藥了

滿口缺牙怎麼辦? 新植牙技術一天搞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怕看牙醫! 缺牙到只能吃寶寶食品

缺牙不是老年人專利!42歲的江先生因為從小害怕看牙醫,口腔多年未受妥善照顧,導致牙周病伴隨缺牙問題。曾試過做牙橋,甚至是多顆植牙,仍然造成許多生活困擾。

「我只能吃一些像寶寶的那種流質食物。」江先生無奈表示,當時用餐只能像自己的小兒子一樣,喝粥或必須把肉、菜剪小塊才能吃,也因為牙齒狀況不好,接連食慾也變差,常常吃一餐、餓一餐,或吃得不多。

缺牙恐致腸胃道出狀況 All-on-4重建咀嚼力

缺牙不僅有外觀問題,更會導致牙齦萎縮;咀嚼能力差也會造成腸胃道出狀況,影響營養吸收,甚至研究發現可能與失智症發生大有關係。

江先生因為植牙鬆動再次就醫,醫師發現他有骨質缺損及感染問題,植牙搖晃不堪使用,因此改以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治療。

收治案例的牙科診所院長康智為醫師表示,江先生的問題是自己的牙齒及舊的人工植牙都不堪使用,因此治療時把這些牙齒移除後,就變成全口無牙,這時候就非常適合利用All-on-4的方式,幫他在短時間內重建牙齒。

康智為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植牙需要事先進行4至8個月的補骨療程後,植入人工牙根靜待4至6個月才能裝上人工牙;All-on-4則是利用四支植體,在經過特殊設計的角度,避開骨質缺損的地方,植入在不用補骨之處,在植入人工牙根後,短短的12小時內,就能裝上一組臨時假牙。

不需補骨 短短1天就能正常咀嚼

康醫師說,完成全口重建後就能正常咀嚼,等植體與牙床癒合後,再換上永久固定式假牙即可完成療程,適用族群包括全口無牙、少牙、嚴重牙周病,甚至是常年使用活動假牙,想要轉成固定假牙的患者。

接受治療後的江先生,恢復良好的咀嚼力,不用再剪碎食物,也可以開心享用排骨、炸雞。醫師提醒,All-on-4配戴臨時假牙重建咀嚼力期間,應避免啃咬過度堅硬食物,換上永久固定假牙後,也要當作自然牙一樣做好清潔工作。 

【延伸閱讀】

慘!八旬翁必須天天吃胃散竟因「戴假牙」 他這樣做停藥了

滿口缺牙怎麼辦? 新植牙技術一天搞定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4歲王小姐是第一期乳癌患者,手術治療後以「癌得星」、「小紅莓」、「有利癌」化學治療積極控制病情中,期間有腹瀉、腸胃不適、疲倦等症狀,且有輕微淋巴水腫的情形。因化療不適,進而求診中醫,經辨證論治後,配合化療與中藥調整身體機能,給予紓壓、飲食和淋巴按摩等方面的衛教,疲倦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蜂蜜是許多人青睞的日常食品,不僅可以用來烹飪,也是美容滋補的上品。市面上除了傳統蜂蜜外,蜂產品中的蜂王漿、蜂膠,也逐漸被人們熟知,但一般民眾可能不太了解,這三種蜂製品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營養成分又有什麼不同呢?植化素、類黃酮成分 有助抗氧化及抗發炎 營養師李芷薇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地球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影響,夏季常見飆破36°C的高溫警報!尤其2020「小暑」節氣為7月6日,俗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在這高溫悶熱的天氣運動,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恐怕會增加與熱相關疾病風險。五點保護做到好 熱傷害降到最低面對炎熱的夏天,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所引發的疫情被多個國際組織及傳播媒體形容,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嚴峻危機。雖然全球有無數醫學界菁英投入開發對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新藥開發,但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明確治療方法或疫苗被接受並應用於臨床治療。而中興大學發現可能具防止引起「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