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牙線已經失寵了?真正能徹底清潔牙齒還是要靠『它』!

 牙線已經失寵了?真正能徹底清潔牙齒還是要靠『它』!

(翻攝自youtube)

根據一篇來自美聯社( Associated Press)的報導,一項研究回顧了過去12項相關試驗,發現—— 在刷牙的基礎上增加牙線,與只刷牙相比,能輕微的減輕牙齦炎但在減少牙菌斑方面,幾乎沒有明顯差別。而在預防齲齒上,這些試驗都表明用不用牙線完全沒有區別。因此,在最新的美國膳食指南中,已經不再推薦使用牙線了。 

 

青少年牙齦炎,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種細菌性生物膜,即細菌性群體,由基質包裹著相互黏附,並黏附在口腔內的硬組織表面,如牙面、牙縫間以及假牙表面,並生長繁殖。牙菌斑沒有被礦化,質地較軟,但是不能被水沖掉,也不能通過漱口去除。通過刷牙可以去除口腔內大部分的牙菌斑。

牙線對付“塞牙”肯定沒問題,不過目前看來,它大概並不能幫助去除牙菌斑

但是牙線,真的沒有用,該停止使用嗎?

基於“牙線對口腔健康有好處的科學證據受到質疑”這一最新研究結果,美國牙科協會(ADA)的官網也發布了一則聲明,不過並沒有提到不再建議使用牙線,而只是說“建議大家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分鐘,每日兩次;使用齒間清潔工具,每日一次;以及按牙醫的建議定期就診。”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肝癌禍首,根據國健署分析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仍高達有8成來自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但國健署調查同時發現,感染B、C型肝炎民眾仍有3成未就醫,原因一問起來,其中有6成全因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忽略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要定期接受追蹤治療,才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趨緩,不少人重回社交生活與朋友相約出遊聚餐,然而,脫下口罩後卻時常被人詢問是不是喝酒,臉怎麼都紅紅的?黃輝鵬皮膚科診所院長黃輝鵬醫師提醒,這有可能是玫瑰斑(俗稱酒糟皮膚炎)作怪,當臉部有不適症狀,甚至出現持續性紅斑、泛紅、丘疹膿皰,或臉部肌膚覺得有像衣領觸碰皮膚般的搔癢,就有可能是蠕型螨蟲在...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驗光協會(AOA) 閱讀、寫作業、看黑板學習和使用電腦是6~18歲的學齡兒童每天都在執行的視覺任務,當出現視力異常時,學習和體育活動就會受到影響,美國驗光協會(AOA)盤點12種學齡兒童視力異常跡象,家長及老師須特別注意。 學齡兒童需要具備...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頭頸癌中的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在台灣已連續4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5名,尤其男性發生率與死亡率更是連續9年名列第4。一般民眾容易將頭頸癌與菸、酒、檳榔做聯想,但最新研究證實,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也是導致頭頸癌的風險因子之一,且男女都有感染風險。 口交重複感染HPV...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