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長不出來? 小心是牙齒阻生

牙齒長不出來? 小心是牙齒阻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十歲黃小弟弟,因牙齒長不出來,經檢查後發現,右側上犬齒顎側阻生合併乳犬齒滯留,其餘恆牙皆已萌發;另一例為一名十八歲男性大學生,因牙齒長不出來而求診,患者牙齒排列不整齊且右側下顎第二大臼齒從小都沒有長出來,經檢查發現患者前面牙齒些微開咬,而右側下顎第二以及第三大臼齒均為水平阻生。經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齒顎矯正科王崇歷醫師治療後,兩案例最終都能達到良好的咬合及美觀。

門診常見牙齒阻生 導致原因多

牙齒分成乳牙及恆牙,乳牙有20顆且未來會由恆牙取代,而恆牙則是28到32顆。由於每顆牙萌發的時間不同,因此會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牙醫部齒顎矯正科王崇歷醫師說明,在醫院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牙齒阻生,亦即牙齒長不出來,無法萌發到正常位置。

牙齒阻生,簡單說就是牙齒生長過程有障礙,常見於乳牙換牙時期,此階段是最佳的評估以及診斷時機,一般是從六歲起第一大臼齒開始萌發,一直到十二歲左右,最後一顆乳牙脫落後,生牙、囊腫、齒瘤、外傷影響、乳牙滯留不掉、乳牙沾黏或感染等,都可能是導致牙齒阻生的原因,另外,牙齒胚胎生成位置異常導致萌發路徑錯誤,牙齒牙弓尺寸不協調導致發育空間不足,或是蛀牙引起換牙空間缺失等,也可能出現牙齒阻生的狀況。

若不及時治療 恐引發牙周問題

若是遇到牙齒阻生,卻沒有及時治療,就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像是相鄰的牙齒,因清不乾淨而蛀牙、阻生齒導致相鄰牙根吸收,甚至是牙周問題等,因此王崇歷醫師建議,應盡早發現、盡早處理才是正解。而遇到牙齒阻生的治療方式,是將阻生齒拔除或者利用手術,將阻生齒暴露後搭配矯正治療牽引阻生齒,通常正中門齒、犬齒的阻生,因為美觀問題較少建議拔除,如果能利用矯正治療牽引出來,都會建議配合手術治療。並搭配電腦斷層掃描影像,以更精準的判斷阻生齒的位置走向及預後。

家長可協助觀察 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王崇歷醫師建議,對於發育中的小孩,家長可以觀察有無不對稱的牙齒萌發順序,一般是利用對側牙齒為基準,以上顎正中門牙為例,假如右側正中門牙已經長出來了,但是左側的正中門牙遲遲不長出來,這時就可以懷疑牙齒發育有問題,其次,若發現乳牙遲遲沒有脫落,可以懷疑牙齒阻生或是有先天缺牙問題,最後檢查牙齒中線是否出現嚴重偏移而造成牙齒排列擁擠。

如果發現有上述的情形,應找齒顎矯正專科醫師來檢查診斷是否為先天缺牙問題還是恆牙阻生,或只是發育較慢而已。王崇歷醫師提醒,在孩子發育的過程,換牙階段若能做例行性的評估,有助於降低牙齒阻生帶來的影響,早期診斷與預防才是最好的方法。

【延伸閱讀】魔滴隆乳貼近真實美胸 黃仁吳醫師:材質需聰明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疾管署昨公布今年首例幼兒因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死亡的個案,患者為一名1歲半且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女童;經疾管署研判,應是感染致病力最強的血清型19A所致。醫師提醒,很多家長都誤以為等到孩子滿1歲、符合公費標準再接種疫苗就好,但事實上,疫苗接種應從出生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人都有吃太飽狂打嗝的經驗,但是你知道嗎?打嗝打不停,有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惹禍。日前就有一名45歲的金融業女主管,因胃食道逆流瘋狂打嗝,嚴重影響工作和人際關係,最後不得不辭職在家專心「養胃」。胃食道逆流指的是胃的內容物通過胃和食道的交界,逆流進入食道的現象。發生的原因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第三例H7N9流感境外移入病例,目前病況嚴重,於醫院接受治療。追蹤同機旅客、隨行團員及醫護人員等96名接觸者,發現1名同團旅客出現發燒及倦怠,昨晚檢驗結果出爐為陰性。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22日確認一名來自中國大陸江蘇省南京市的44歲女性感染H7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30歲王姓女子,從小耳朵就與眾不同,一對耳朵向外翻成招風耳,但卻常被同學戲稱為老鼠耳,因而對於自己的外貌產生了極度的自卑;日前下定決心以手術解決長期困擾,至童綜合醫院檢查後,確診兩只耳朵都是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招風耳,因缺乏對耳輪導致耳殼平而向外翻,經醫師進行招風耳矯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