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齦腫脹.流血... 牙周病,還是口腔癌? 醫:如何區分有一「招」

牙齦腫脹.流血... 牙周病,還是口腔癌? 醫:如何區分有一「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牙齦腫脹、流血,不一定是牙周病,小心有可能是口腔癌!一名59歲擔任康復大巴司機的許先生,年紀輕就抽菸、偶爾喝酒應酬,但開完刀就把菸酒戒了,101年吃冰覺得牙齒酸軟,去檢查是牙周病,醫師幫我拔牙、照全口X光,發現牙齦怪怪的,切片發現是口腔癌,之後按照醫師安排接受開刀、化療跟電療,一直按時回診追蹤,到現在七年了都沒有再復發。
傷口二三週都不會好 當心是口腔癌
臺中榮民總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程稚盛主任表示,實際上這個齒齦腫瘤,是口腔癌的一種,口腔癌有很多種有舌癌、夾側黏膜癌,大概80%都是這二個部位。但是齒齦炎腫瘤和其他惡性腫瘤不太一樣,較容易跟口腔裡的牙周病,形成誤診的情形,因為早期的症狀都非常類似,沒辦法這麼容易區分,而且發生率不是很高。
程稚盛提醒病人要有警覺心,拔了牙之後,發現傷口二、三個星期都不會好,要趕快進一步做檢查,因為口腔癌病變,包括舌頭、夾側黏膜、牙齦的軟組織,在任何黏膜都可能會發生。
附著牙齦、齒槽骨 口腔癌進程發展快速
程稚盛進一步說明,因為口腔癌惡性腫瘤,是附著在牙齦跟牙齒周圍,尤其是在齒槽骨上面,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相當容易進到齒槽骨裡面,從第一期口腔癌很快速的跳到第四期,也時常會有淋巴轉移的問題,尤其是早期症狀不易被發現,也會被忽略。
因此,程稚盛說,病人只要發現牙病的問題,怎麼接受了長期治療,還是遲遲沒有辦法好,建議患者最好早點尋求專業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因為早期發現治療,才是治癒口腔癌的主要關鍵因素。

【延伸閱讀】

免疫療法搭化療 突破晚期肺癌治療困境

心房顫動患者難題 :如何預防血液凝結 又要緊急恢復凝血功能?

她21歲擊退思覺失調幻聽 每月一針助重拾精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多晚婚,婦女想要懷孕生子就很不容易,如果妳又不愛吃蔬菜,那可就更是雪上加霜!因為深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如果妳不吃深綠色蔬菜,有可能會因為葉酸不足,進而導致生出「葡萄胎」。 育齡女葉酸不足 容易出現葡萄胎 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注意了!可得要多吃深綠色蔬菜;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失智症是進行性退化疾病,從輕度認知障礙,會進展到中度、重度至末期症狀,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根據研究顯示,補充光線對於失智症病人會有幫助,可以減緩退化;若是家中有失智症長輩,就應該多帶他們到戶外曬曬太陽。 補充光線能改善夜間躁動及情緒混亂 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男性喜歡上健身房訓練肌肉,事實上,男性不只肌肉需要鍛鍊,胯下小弟弟也需要鍛鍊一下,特別是接受攝護腺手術的患者,更是需要。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表示,攝護腺手術或多或少都會損害陰莖神經、血管功能,進而導致陰莖缺氧,患者便容易產生陰莖縮短、性功能障礙,若規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女性對於乳癌聞之喪膽,但不僅只有女性會罹病,男性也要注意乳房是否出現硬塊。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說明,6年前,一名中年男子先發現左邊乳房有硬塊,沒想到妻子2年後也相繼罹癌,皆確診為乳癌第二期,夫婦倆互相支持與鼓勵,勇敢面對癌症!所幸乳房切除後再搭配化療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