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猛男罹罕見無精症 竟靠打排卵針造出百萬精蟲!

猛男罹罕見無精症 竟靠打排卵針造出百萬精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卡門氏症候群發生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會導致男性出現無精症,病患男女比為4:1,近期就有生殖中心遇到猛男主動求診,表示平時無嗅覺,偶然在網路上發現生殖權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孕科主任陳啟煌醫師提醒不孕婦女注意,長期無嗅覺可能是罹患「卡門氏症候群」,主動上門檢查後果然發現罹患罕病導致無精,後續便施打排卵針啟動造精,太太再配合療程進行第三代試管嬰兒,果然一舉得子。

陳啟煌醫師表示,近年來,發現不孕原因來自男方約佔40%,個人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先天遺傳等因素都會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此男性患者有病識感、能夠不畏懼擠滿女人的診間而主動求診,正是抱子關鍵!而造精計畫使用的排卵針其實就是荷爾蒙,排卵針除了能夠幫助女性排卵,對於男性來說可讓雄性素分泌正常化,男性的打針療程花費約2萬圓,一般需時6個月,但該男在第5個月時精蟲數量就從0增加到100萬隻,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精」!

罕病卡門氏症候群導致不孕 啟動造精計畫讓不孕夫婦喜抱子歸  猛男罹罕見無精症 竟靠打排卵針造出百萬精蟲!

生殖權威陳啟煌醫師分享,該男性患者長期無法聞到味道,懷疑自身可能不孕而主動求診,經過詳細檢查,果然確診該名男性病患因罹患卡門氏症候群而無法製造精子,因此啟動造精計畫,將精蟲數量從0增加到100萬隻,雖然精蟲數量遠不及健康男性,但已經給了醫療團隊足夠的武器!

然而,陳啟煌醫師表示,醫療團隊更重要的任務是透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胚胎基因診斷汰除缺陷基因,才能避免卡門氏症候群遺傳到下一代身上,經過遺傳基因研究發現,該名男性病患的起因來自基因突變,並非家族遺傳,因此最後找出兩顆正常的胚胎植入並成功誕下一名嬰兒,這對不孕症夫婦除了喜出望外,更視陳啟煌醫師猶如再生父母!

傳統觀念仍認為女性是不孕的主要因素,且多數男性也相當害怕自己被貼上「無子西瓜」的諷刺標籤,進而不願主動求診,但陳啟煌醫師強調,無後為大、且遠遠大過個人一時的面子,不孕夫妻的男女雙方都應培養病識感、主動求診,才能讓求子過程更加順利!

排卵挨針是不孕女性必經天堂路 治療技術進步可望減輕媽咪的負擔!

許多不孕症女性會依照醫囑選擇服用排卵藥或施打排卵針促進卵泡成熟與排卵,部份症狀嚴重的女性需要密集施打排卵針,陳啟煌醫師表示,女性排卵週期相當珍貴,需要把握時機促進排卵,過去一天甚至要吃四顆排卵藥,若要施打排卵針,則要密集施打約8至9天,甚至一天施打2次,挨針是許多不孕女性必經且痛苦的天堂路!但隨著醫療的研發,現在一天只需吃兩顆藥,還有長效型的排卵針,讓打針的頻率也可降低至一週一次,加上冷凍胚胎技術進步,著床率趨近新鮮胚胎,醫師可以等子宮環境調整到最佳狀態後再讓胚胎著床,提高活產率,成為許多不孕症夫妻的福音!

陳啟煌醫師提醒,生殖醫學技術不斷進步,透過精準的治療方案,可以大幅提升不孕症夫妻們的求子機會,求子夫妻積極諮詢,透過醫師的專業建議並配合治療,有朝一日一定能擁有自己的孩子!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清明節將近,台北市衛生局抽驗清明應節祭祀食品35件,結果5件不符規定,包含2件米濕粿類食品分別檢出防腐劑去水醋酸及調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2件豆干(絲)檢出殺菌劑過氧化氫殘留、1件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超量。不符規定產品,屬北市業者均已依法處辦;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生殖醫學越來越進步,不孕症治療已不像以前那麼痛苦!目前已能經由「冷凍胚胎」成功懷孕,甚至不必再周而復始的忍受施打排卵針的恐懼;臨床上,就有一名36歲女子,一直無法自然懷孕,接受試管嬰兒技術雖順利懷孕,但卻發生流產,所幸有將胚胎冷凍,之後又以冷凍胚胎順利懷孕。有一位結婚六年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日本德國麻疹疫情相當嚴峻,累計通報病例要比去年同期高出22倍之多;疾管局特別呼籲國人注意,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的孕婦,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疾管局指出,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從去年燒到現在,截至今年第10週,累計通報德國麻疹病例已達1656例,是去年同期的22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以往接受傳統「開心」手術死亡風險高的高齡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目前已有新的免開刀手術可取代。「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自2010年9月台大醫院第一位成功案例後,目前全台已有17位平均年齡82歲的成功案例,並於2012年底被衛生署納入常規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