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獨特機轉治思覺失調 高材生重返校園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獨特機轉治思覺失調 高材生重返校園

21歲的小琪是國立大學的高材生,剛入學就出現脫序行為,總覺得身邊的人要害她,內心恐懼不已,甚至曾經在街上裸奔。家人陪伴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因缺乏藥物穩定治療,病情反覆,無法繼續求學,只好休學靜養。後來聽從醫師的建議,以新型藥物進行治療,很快地小琪不再受幻聽、妄想等症狀困擾,漸漸重拾信心,期待重回校園完成學業。

大眾污名化 認為患者都有攻擊行為
台灣約有15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30歲,很多患者受到疾病干擾,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

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許多人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都有攻擊行為,其實他們是疾病的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大眾不了解患者艱辛的治療歷程,污名化是對患者的另一種傷害。

思覺失調症除了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患者多也承受著負性症狀(如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消極懶散等)、認知相關症狀(如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如憂鬱、焦慮、擔心、易怒等)、解組症狀(如胡言亂語、混亂怪異的行為)。

新藥改善精神呆滯、食欲增加副作用
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發病原因,可能與腦中多巴胺與血清素有關,第一代藥物,雖然控制了多巴胺,但容易出現精神呆滯、手抖等副作用,年輕人看起來像個老頭;第二代藥物雖改善上述副作用,但患者食欲增加,容易變胖產生心血管疾病。新一代藥物可以良好穩定大腦多巴胺與血清素濃度,讓服藥患者不會精神呆滯,也不容易食欲增加,只要正常服藥,復發風險可以顯著降低,大腦永久性傷害也能減少,且今年初已納入健保給付。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能有效減少正性症狀,但在正性症狀減少、病情穩定後,患者其實情緒上仍飽受折磨。許多患者在恢復病識感後,易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會感受到明顯壓力,有些患者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生活中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

對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不如以往,加上患者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目前大約僅有三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下回歸社會,尚有三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

曾有患者家屬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背後的情感讓人動容,陳紹祖仍期待可以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因為患者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自已的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學習自立。因此鼓勵患者透過新獨特機轉藥物,改善全面性症狀,開創自己的第二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耳炎依據病因不同有很分類,今天Mary就要來帶大家了解中耳炎的分類~  急性中耳炎,大多是感冒引起,鼻腔或咽喉的細菌經由鼻咽管進入中耳。 積液性中耳炎,主要是因為細菌感染或耳咽管阻塞,造成黏膜產生滲液,積在中耳腔內。 無膽脂瘤的慢性中耳炎,通常是耳膜穿孔或感染化膿造成,大多數慢性中耳炎屬於此類。 ...

閱讀詳情 »

肩關節脫臼後,可能重複脫臼,變成慣性脫臼,到底哪些肩關節脫臼的人,是重複脫臼的危險族群呢?  年紀小於20歲的患者容易再復發。 參與可能激烈碰撞的運動。 肌腱張力較鬆弛者。 肩關節有伴隨骨頭缺損者。 另外,醫師說明有越多危險因子者,越容易再次脫臼,應多注意。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長庚骨科 高逢駿...

閱讀詳情 »

求子是一條很艱辛的路,有些人甚至會不顧一切的嘗試偏方,其實滿危險的,不知道會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今天Mary就要告訴大家,女生想幫助懷孕可以怎麼吃~  多吃顏色鮮艷的蔬果,如葡萄、茄子、番茄、地瓜、菠菜、芥藍菜、地瓜葉、胡蘿蔔等。 多攝取ω-3脂肪酸,可多吃秋刀魚、鮭魚、亞麻子、堅果等。 補充鐵...

閱讀詳情 »

Mary最近有個朋友因為耳石脫落去看醫生,Mary很好奇,到底什麼是耳石,希望大家能幫忙解惑,到底耳石有什麼功用呢?  A. 耳石是內耳裡的結石,過大時會破壞平衡器官 B. 耳石是指耳內的小軟骨,可能因撞擊而斷裂脫落 C. 耳石是內耳的碳酸鈣結晶,可以幫助人體平衡 圖文創作:健談參考資料:  臺大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